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4小时热线:15810171092
欢迎光临山西碳和新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国内固态电池、固态电解质相关龙头企业盘点

时间:2025-02-19 来源:小编 点击:

国内固态电池、固态电解质相关龙头企业盘点 固态电池作为一种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液的新型电池技术,凭借其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以及充电速度快等

国内固态电池、固态电解质相关龙头企业盘点

       固态电池作为一种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液的新型电池技术,凭借其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以及充电速度快等显著优势,已然成为未来电池发展的关键方向。在国内,众多企业积极投身这一领域,其中不乏行业的领军者。以下为您详细盘点国内固态电池、固态电解质相关龙头企业。

一、宁德时代

       作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宁德时代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以及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领域成绩斐然,连续多年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宁德时代布局广泛,尤其在硫化物电解质路线上处于领先地位。2024 年,公司推出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400Wh/kg 以上,主要适配高端车型。凭借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宁德 时代在推动固态电池规模化降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比亚迪

       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与电池领域的双巨头,在全固态电池专利数量上位居国内前列。其技术路线采用氧化物电解质结合刀片结构创新,2024 年完成了车用固态电池样机测试,目标是实现循环寿命超过 2000 次。比亚迪坚持自研自产模式,加速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预计在 2025 年将其搭载于高端品牌车型上。

三、清陶能源

       清陶能源是国内半固态电池量产的先行者,早在 2023 年就实现了装车(如蔚来 ET7 等),2024 年产能扩充至 10GWh。该公司的氧化物电解质体系成熟,电池能量密度达 360Wh/kg,快充性能表现突出。在合作网络方面,清陶能源获得了上汽、北汽等车企的投资,成功绑定头部车企供应链,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四、卫蓝新能源

       卫蓝新能源由中科院物理所技术孵化而来,获得了小米、华为、蔚来资本等的注资。2024 年,卫蓝新能源发布车规级全固态原型电池,能量密度突破 500Wh/kg,适用于飞行汽车等高端场景。目前,其湖州基地已投产,半固态电池已供应给多家二线车企,发展态势良好。

五、赣锋锂电(赣锋锂业子公司)

       依托母公司赣锋锂业在锂资源领域的龙头地位,赣锋锂电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领域展开布局。2024 年,赣锋锂电完成第三代固态电池中试,界面阻抗降低 30%,并与东风、广汽的联合开发项目成功落地。重庆基地建设正在加速推进,目标是在 2025 年实现产能 5GWh。

六、辉能科技(大陆布局)

       辉能科技是一家来自台湾的企业,其大陆浙江工厂于 2024 年投产,主打柔性陶瓷电解质技术(MAB)。辉能科技拥有全球首家全固态电池自动化产线,初期产能为 2GWh,已为一汽、天际汽车等供应电池。其创新的无负极设计有效提升了能量密度,成本较传统方案下降 40%。

七、国轩高科

        2024 年,国轩高科在固态电池研发上投入超过 15 亿元,重点聚焦聚合物基复合电解质。公司与大众集团共建固态电池实验室,获得德系技术背书。在应用场景方面,国轩高科优先布局储能领域,推出了高安全性固态储能电池产品线。

八、蜂巢能源

       蜂巢能源由长城汽车孵化而来,2024 年其半固态电池成功装车长城高端 SUV。该公司采用叠片工艺结合复合电解质,有效提升了电池的低温性能(-30℃时仍能保持 80% 容量)。目前,蜂巢能源在常州基地设立了固态电池专线,规划产能为 3GWh。

九、恩力动力

       恩力动力由清华大学团队创立,专注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领域,2024 年获得红杉资本数亿元 B 轮融资。其技术亮点在于拥有超薄电解质层(<5μm),成功解决了锂枝晶难题,实验室样品能量密度达 600Wh/kg。在商业化路径上,恩力动力优先切入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小动力市场。

十、孚能科技

       作为传统软包龙头企业,孚能科技正转向半固态电池领域,2024 年已为奔驰 EQ 系列高端车型供货。公司与美国 Solid Power 联合开发硫化物体系,并导入干法电极工艺以降低成本。目前,孚能科技正处于从半固态电池(2024 - 2026 年为主流)向全固态过渡的阶段,在硫化物(高能量密度)与氧化物(量产成熟)路线上展开竞争。

十一、欣旺达:


      研发进展:已完成第一代半固态电池的开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的电芯样品正在进行中试,第三代聚合物复合全固态电池预计将在2025年实现产品化。


      固态电解质通过取代传统液态电解液,从根本上解决电池热失控风险,同时可将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以上(较当前液态电池提升50%),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制高点。据预测,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60亿美元,其中固态电解质材料将占据35%以上的成本份额。

更多固态电池企业可点击查看(2025开年固态电池产业发展加速度!

(注:企业系粗浅整理,若有遗漏欢迎补充.......)


      除了上述在固态电池领域表现突出的企业,固态电解质相关龙头企业有:

      宁德时代宁德时代选择凝聚态和硫化物双重材料体系作为全固态电池的核心技术方向。硫化物电解质研发取得突破,离子电导率达12mS/cm(国际领先),计划 2027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当前研发成熟度自评处于 4 分(1-9 分制),目标 2027 年达到 7-8 分水平。

      赣锋锂业金属锂负极+氧化物电解质。第一代混合固液电池已实现装车(东风E70车型),重庆基地规划2GWh固态电池产能,2024年投产开发出5微米超薄电解质膜,界面阻抗降低40%。

      清陶能源中科院物理所技术孵化,氧化物电解质技术国内领先。2023年建成全球首条固态动力电池量产线(0.2GWh),与上汽联合开发单体能量密度368Wh/kg的固态电池。

      龙羽公司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相关技术处于研发阶段,LATP 电解质材料已处于稳定制备阶段,在固态电池电解质领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2024 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 10.2 亿元 ,展现出较好的经营实力,被视为固态电池电解质龙头之一。

      蓝固新能源:公司是成为新型电解质材料的高科技企业。 通过“液态电解质-混合固液电解质-固态电解质”的技术路线,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关键原材料自我配套,打造成以液态电解质为基础,混合固液电解质为亮点,固态电解质为核心的新型电解质材料龙头企业。2 月 11 日,蓝固新能源最大生产基地 —— 年产 10 万吨原位固态化电解质项目正式投产 。

      浙江研一: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锂电池功能材料及固态电池核心材料及固态电池系统开发。公司官网显示,由深圳研一独立开发并产业化的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硫化锂产品已在2024年推向市场。近日,年产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项目进行了环评公示。


      瑞泰新材:能够提供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该产品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已形成批量销售,2024 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54 亿元,在固态电解质材料供应方面占据市场份额。

      东方锆业:作为全球品种最齐全的锆制品专业制造商之一,产品应用于核电能源、特种陶瓷等领域,涉及固态电池电解质上游原材料氧化锆的生产,2024 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34.16% ,发展态势良好。

      三祥新材:国内锆系产品龙头企业,致力于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及关键原材料的研发生产,已向清陶能源等企业送样并达到使用要求,在固态电池细分领域市占率超过 50%,是亚洲最大的工业级海绵锆生产企业。

      上海洗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在固态电解质材料技术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已实现多批次固态电解质粉体试生产与送样,在固态电解质研发上取得一定成果。

      中科固能: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溧阳市政府于 2022 年 10 月共同创办,是中科院物理所硫系全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的唯一平台,专注于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材料供应。

      马车动力:坚持稳健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自主开发了一套高效稳定的电解质生产工艺技术路线,已实现批次稳定生产多类产品。

      恩力动力:自 2017 年起便致力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包括全固态电解质和锂金属负极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在中国、美国、日本三地设有研发和制造中心。

      太蓝新能源: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先进电芯、核心工艺及热管理等领域有 10 多年的技术积累,成功开发出性能全球领先的氧化物 - 聚合物混合固态电解质材料等

      卫蓝新能源:选择的也是氧化物电解质路线,主营固态锂离子电池,集研发、生产、市场、销售于一体,产品主要应用领域涵盖新能源汽车、储能、小动力三大部分

      随着宁德时代、丰田等头部企业逐步跨越从实验室到量产的技术鸿沟,固态电解质产业正进入商业化前夜。在这场涉及材料科学、制造工艺、供应链管理的综合竞赛中,兼具核心技术突破能力和规模化生产经验的企业将主导未来市场格局。预计到2026年,全球固态电解质市场规模将突破15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驱动下,有望占据40%以上的市场份额,重塑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