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4小时热线:15810171092
欢迎光临山西碳和新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Deepseek:中国六氟磷酸锂生产企业技术盘点

时间:2025-02-19 来源:小编 点击:

Deepseek:中国六氟磷酸锂生产企业技术盘点 六氟磷酸锂(LiPF₆)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核心溶质,其技术水平和产能直接关系到电解液性能与成本。随

Deepseek:中国六氟磷酸锂生产企业技术盘点

cf62155f3e752db8944e4c9cde7e52e1.png

      六氟磷酸锂(LiPF₆)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核心溶质,其技术水平和产能直接关系到电解液性能与成本。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爆发,中国已成为全球六氟磷酸锂的主要生产国。以下对国内前16家六氟磷酸锂生产企业的技术路线、产能规模及创新点进行梳理:


一、龙头企业(技术领先,规模化优势突出)

  1.      多氟多(002407)

    •      技术路线:自主研发“氟化氢溶剂法”,采用无水氟化氢与五氯化磷反应,工艺成熟,纯度可达99.99%。

    •      创新点:副产物盐酸循环利用,降低环保成本;全球首创“双釜串联”连续化生产技术,单线产能提升至5000吨/年。

    •      产能:2023年产能超5万吨,全球市占率超30%。

    •      专利:拥有核心专利200+项,覆盖结晶提纯、尾气处理等关键环节。


  2.      天赐材料(002709)

    •      技术路线:一体化布局,自产氟化锂、氢氟酸,采用“氟化氢溶剂法”结合低温结晶工艺。

    •      创新点:电解液-溶质协同开发,定制化LiPF₄配方适配高镍电池;液态六氟磷酸锂技术(降低电解液成本)。

    •      产能:2023年产能4万吨,规划2025年扩至10万吨。


  3.      永太科技(002326)

    •      技术路线:以氟化工为基础,采用“氟化氢溶剂法”,强化原料自给(自产五氯化磷)。

    •      创新点:开发“微反应器”技术,缩短反应时间,纯度提升至99.95%;布局钠电池用六氟磷酸钠。

    •      产能:现有产能2万吨,2024年拟新增1.5万吨。



二、第二梯队(快速扩产,技术追赶)

  1.      新宙邦(300037)

    •      技术路线:引进日本技术,优化“氟化氢溶剂法”,主打高纯度电子级产品(杂质含量<10ppm)。

    •      创新点: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耐高压六氟磷酸锂(适配4.5V以上电池)。

    •      产能:现有1.5万吨,2023年湖北基地新增1万吨。


  2.      杉杉股份(600884)

    •      技术路线:收购巴斯夫电解液业务后整合技术,采用“氟化氢溶剂法”+多级精馏提纯。

    •      创新点:布局固态电池用LiPF₆-聚合物复合电解质。

    •      产能:现有1.2万吨,2024年规划扩至3万吨。


  3.      石大胜华(603026)

    •      技术路线:依托氯碱产业链,自产氯化氢,采用“氟化氢溶剂法”结合连续结晶工艺。

    •      创新点:开发“超净”六氟磷酸锂(金属杂质<5ppm),适配高端动力电池。

    •      产能:现有1万吨,2023年东营基地投产0.5万吨。


  4.      延安必康(现九九久科技,002411

    •      技术路线:早年引进德国技术,采用“氟化氢溶剂法”,主打低成本路线。

    •      创新点:副产氟化钙回收用于光伏玻璃蚀刻剂,降低综合成本。

    •      产能:现有0.8万吨,2024年拟扩至1.5万吨。



三、新兴势力(技术差异化,聚焦细分市场)

  1.      江苏国泰(002091)

    •      技术路线:与韩国ENCHEM合作,采用“离子交换法”(副产少,但成本较高)。

    •      创新点:专注高附加值产品,如低温型LiPF₆(-40℃电解液不凝固)。

    •      产能:现有0.6万吨,2023年张家港基地投产0.5万吨。


  2.      天际股份(002759)

    •      技术路线:收购新泰材料,采用“氟化氢溶剂法”,结合膜过滤提纯技术。

    •      创新点:开发“低游离酸”六氟磷酸锂(酸含量<50ppm),延长电池寿命。

    •      产能:现有0.8万吨,2024年规划扩至1.2万吨。


  3.      中矿资源(002738)

    •      技术路线:依托锂矿资源,自产氟化锂原料,采用“氟化氢溶剂法”。

    •      创新点:布局非洲锂矿-六氟磷酸锂一体化,原料成本降低20%。

    •      产能:现有0.5万吨,2023年江西基地新增0.3万吨。


  4.      凯盛科技(600552)

    •      技术路线:联合中国建材研究院,开发“氟化氢气相法”,反应效率提升30%。

    •      创新点:设备全密闭设计,减少氢氟酸泄漏风险。

    •      产能:现有0.3万吨,2024年拟扩至0.8万吨。



四、氟化工跨界企业(依托原料优势)

  1.      巨化股份(600160)

    •      技术路线:依托氟化工全产业链,自产氢氟酸、五氯化磷,采用“氟化氢溶剂法”。

    •      创新点:副产氯化氢用于PVC生产,循环经济优势显著。

    •      产能:现有0.5万吨,2023年衢州基地新增0.5万吨。


  2.      三美股份(603379)

    •      技术路线:从制冷剂转型,采用“氟化氢溶剂法”,主攻工业级产品。

    •      创新点:开发六氟磷酸锂-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提升电解液导电性)。

    •      产能:现有0.4万吨,2024年规划0.6万吨。


  3.      滨化股份(601678)

    •      技术路线:依托环氧丙烷副产氯化氢,采用“氟化氢溶剂法”。

    •      创新点:与清华合作开发“微界面强化反应器”,能耗降低15%。

    •      产能:现有0.3万吨,2023年北海基地投产0.2万吨。



五、技术特色企业(专注高端/新兴领域)

  1.      光华科技(002741)

    •      技术路线:采用“离子交换法”,产品纯度达99.995%(电子级)。

    •      创新点:布局半导体级LiPF₆(用于高精度蚀刻液)。

    •      产能:现有0.2万吨,2024年拟扩至0.5万吨。


  2.      氟聚化学(未上市)

    •      技术路线:自主研发“氟化氢-有机溶剂共沸法”,反应温度降低至-10℃。

    •      创新点:适用于钠电池电解液(适配六氟磷酸钠共晶体系)。

    •      产能:现有0.1万吨,2023年试产线投产。



六、技术趋势与竞争格局

  1.      工艺优化:主流企业聚焦连续化生产、副产物循环利用(如多氟多、巨化股份)。

  2.      纯度升级:电子级(>99.99%)、超低杂质(金属<5ppm)成竞争焦点(石大胜华、光华科技)。

  3.      成本控制:原料自给(天赐材料、中矿资源)与工艺降耗(滨化股份)是核心。

  4.      新兴应用:钠电池、固态电池适配型LiPF₆研发加速(永太科技、杉杉股份)。

总结

      中国六氟磷酸锂产业已形成“龙头主导+跨界竞争+细分突破”格局,技术路线以氟化氢溶剂法为主,头部企业通过工艺创新与垂直整合建立壁垒。未来竞争将集中于高端化(半导体级)、低成本化(液态技术)及新兴场景适配(钠/固态电池),技术迭代与产能过剩风险并存。


文章来源:电池关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