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20 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冲刺中交
近日,由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的山东德普新材料产业园年产 20 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目前整体进度达 92%,其中施工进度完成 91%,工艺管道施工完成率突破 90%,电气仪表安装工程全面推进。该项目位于新泰化工产业园,总投资 14 亿元,是山东省重点推进的新材料及循环经济产业项目,计划今年 10 月底全面达到中交条件,随后将启动 110KV 总变电所受电等关键节点。
作为国内高端化工领域的标志性工程,该项目采用环氧丙烷酯交换法生产工艺,具有工艺灵活性强、产品纯度高的显著优势,特别为电子级及医药级产品生产预留了升级空间。通过创新性将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结合的固碳技术,每年可转化数十万吨工业废气,为实现 “双碳” 目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项目同步配套建设智能化控制系统和高效环保设施,环保投资占比达 5.5%,建成后 VOCs 年减排量预计超过 16 吨,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以 “安全第一” 为核心,创新实施分阶段安全培训体系,针对土建、安装、调试等不同阶段定制安全交底方案,确保施工全程零事故。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等精细化管理手段,目前已完成 1500 吨工艺热力管网钢结构、3000 吨装置框架钢结构及 151 台静设备的精准安装,为后续联动试车奠定坚实基础。
市场层面,碳酸二甲酯作为锂电池电解液核心原料,近年来受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驱动,国内需求年均增速超过 30%。2025 年上半年国内 DMC 消费量达 122.6 万吨,但高端电子级产品仍依赖进口。该项目投产后将形成 20 万吨 / 年碳酸二甲酯及 17 万吨 / 年丙二醇的产能规模,其中电子级产品占比预计达 40%,可有效填补国内高端市场空白,预计年销售额超 20 亿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 500 余个,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新增数千个就业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已被纳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项目库,获得专项政策支持和资金倾斜。其建成投产不仅将重塑国内 DMC 产业格局,更将推动山东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为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力。
文章来源: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