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4小时热线:15810171092
欢迎光临山西碳和新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LiFSI需求快速增长,各大厂商积极研发新技术!

时间:2024-09-10 来源:小编 点击:

LiFSI需求快速增长,各大厂商积极研发新技术! 近日,宁德时代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公司麒麟5C快充电池已进入大规模放量阶段。 这一

LiFSI需求快速增长,各大厂商积极研发新技术!

       近日,宁德时代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公司麒麟5C快充电池已进入大规模放量阶段。

       这一消息标志着快充电池在量产方面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同时也为相关配套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在这一背景下,电解液行业尤其值得关注。

       麒麟电池的大规模生产预计将显著推动新型锂盐LiFSI(双氟磺酰亚胺)的需求增长。

       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为一种热门新型锂盐,2012年由日本触媒首次展示并于2013年量产。当前LiFSI主要作为电解液中的添加剂与六氟磷酸锂配比使用,也可单独作为电解质,其作为电解质具有优良性能,可提高电解液电导率、高低温性能、耐水解性等关键指标,并且能抑制气胀,因此LiFSI被视作最有望替代六氟磷酸锂的锂盐

       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相比六氟磷酸锂(LiPF6)性能优异。双氟磺酰亚胺锂常用于电解质六氟磷酸锂的添加剂,或作为新型电解质替代六氟磷酸锂。相比六氟磷酸锂,具有以下优势:(1)更高的热稳定性,LiFSi分解温度高于200℃,六氟磷酸锂高于80℃,可耐受更高的工作温度,抑制气胀;(2)更高的电导率,有助于降低电池内阻,减少发热,提升效率和安全性。

       双氟磺酰亚胺锂可用于麒麟、4680、高镍三元、半固态等高性能电池,预计LiFSi的添加比例有望提升,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头部电池企业的LiFSi添加比例在0.5%~3%之间,部分企业添加LiFSi的主流配方已经提升至3%~6%,根据天赐材料公开资料表示,下游对LiFSi的添加比例已经超过2%,2024年有望提升至3%左右。

       过去LiFSI主要作为添加剂使用,近年来,随着其合成工艺的突破及生产规模的扩大,LiFSI在主流电解液配方中的添加比例逐渐上升,逐渐取代LiPF6作为主盐的趋势也愈发明显。

       锂电范围内三元、磷酸铁锂、4680电池都已经有代表性的电池厂添加LiFSI用以改善电池性能,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等。

  •        宁德时代供给极氪009的麒麟电池的超充和电池性能要求LiFSI添加量至少20%(越多越好),并使用FEC添加剂,在负极形成氟化锂,离子半径小,能及时修复裂缝。宁德时代2019年控股子公司时代思康发展LifSI,累计已投入20亿元。

  •        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LiFSI添加比例已经可以超过50%。比亚迪于2023年战略投资新材料公司弗思创布局LiFSI。

  •        特斯拉4680电池要求LiFSI添加量至少20%(越多越好),先前用的国外的LiFSI供应商,日本触媒和韩国天宝,都是三步法工艺,产能也较少。 

  •        在半固态电池以及某些路径的固态电池中,因为电池效率和安全性要求,也需要加入LiFSI。

       根据业内访谈结果,目前LiFSI在总体锂盐中添加比例不超过10%,主要是主流路径三步法制备LifSI的成本较高,价格仍是6F的1.5倍多,限制了下游用量。国内2021年LiFSI需求3000吨,2022年9000吨,2023年2万吨左右,客户主要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以及其他一些二线电池厂商。24年预计总需求在3万吨左右。

       基于这些行业动向,LiFSI的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

       尽管LiFSI在性能上优于LiPF6,且产品价格也在下降,但由于合成工艺复杂且量产规模有限,目前LiFSI的市场报价仍然是LiPF6的两倍。

       同时,随着下游电解液价格的低迷,市场空间受到压制,上游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跌也未能形成有效的成本支撑,给LiFSI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面对这些挑战,LiFSI厂商正在通过技术迭代、提高量产效率以及扩大规模等手段寻找发展的动力。

  •        天赐材料是电解液龙头公司,LiPF6出货量全球第一,也是目前LifSI领域出货量最大的企业,采用三步法工艺,截止2023年末,已有产能6300吨/年,规划扩产2万吨。

  •        如鲲新材是专注于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高端电子化学品等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申报科创板上市,因整体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业绩下滑,目前上市进度呈中止状态。采用三步法工艺,LifSI名义产能2425吨/年。

  •        康鹏科技是国内自主研发并较早实现量产LiFSI的企业,也是制定LiFSI中国行业标准的牵头单位,2023年7月实现在科创板上市。采用三步法工艺,具备年产能1700吨。

  •        时代思康为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是目前唯一已经量产的两步法工艺合成LiFSI的企业。根据业内消息,时代思康2023年整体出货量约4000吨。

       市场一致性预测显示,到2025年,LiFSI的市场需求量预计将达到16万吨以上。与此同时,各厂商预计到2025年投产的产能约为13万吨,其他潜在在建产能约为10万吨。

       随着需求的进一步明确,市场供应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降本边际效应也将不断扩大。

文章来源:高工锂电、硅港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