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龙头新宙邦净利再度负增长,积极布局寻求突破
3 月 24 日,新宙邦披露 2024 年年报,数据显示其去年实现营收 78.47 亿元,同比增加 4.85%;净利润 9.42 亿元,同比减少 6.83%。这是新宙邦连续第二年净利同比减少,不过相比 2023 年净利润 10 亿元、同比减少 42.5% 的大幅下滑,2024 年下降幅度已明显收窄。回溯 2015 - 2022 年,新宙邦曾连续七年实现净利增长,辉煌不再的业绩表现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新宙邦毛利率为 26.49%,连续第四年出现下滑,已较 2020 年的 36% 降低了近 10 个百分点。
新宙邦电池化学品系列的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原材料之一,下游市场广泛,覆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类电池。然而,该业务去年的毛利率仅为 12.26%,较上年同期下滑 3.58 个百分点,在三大业务中垫底。同期,有机氟化学品业务、电容化学品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 61.09% 及 41.41%,前者较上年同期降低了 8.82 个百分点,后者较则同比提高了 1.77 个百分点。据界面新闻查询,新宙邦电池化学品业务的毛利率自 2022 年起连年下降,2021 年,该部分业务的毛利率曾一度高达 31.63%。
受上述行业影响的不止新宙邦一家企业。研究机构 EVTank 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度中国电解液企业市场份额前四依次为天赐材料 (002709.SZ)、比亚迪 (002594.SZ)、新宙邦和瑞泰新材 (301238.SZ)。其中,天赐材料、瑞泰新材此前发布的 2024 年年度业绩预告中,均提到了产品价格下跌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天赐材料在 2025 年 1 月 7 日晚间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 2024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4.4 亿元至 5.2 亿元,同比减少幅度区间为 72.50% 至 76.73%。公告中表明,近年来下游需求增速放缓,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关系格局发生变化,报告期内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在行业底部区间持续运行。尽管公司通过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及销售策略,提升新产品如结构胶的销量、推动正极材料等亏损业务的减亏工作,同时以稳健的套期保值策略保障原材料价格的稳定,但电解液产品价格较 2023 年有较大幅度调整、单位盈利减少,叠加部分产品的存货跌价损失以及资产减值、信用减值等,利润也同比下降。
瑞泰新材于 2025 年 1 月披露的 2024 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000 万元至 1.1 亿元,同比下降 76.42% 至 82.8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7600 万元至 1.06 亿元,同比下降 76.11% 至 82.87%。业绩变动原因主要是近期全球锂电产业整体增速放缓,叠加锂离子电池材料产能持续释放,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最主要产品电池材料价格下降明显。尽管公司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加强降本增效,并持续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新应用,公司盈利仍出现明显下滑;与此同时,报告期公司的在建和新投产项目较多,导致管理费用和折旧摊销等成本亦明显增加。
由此来看,在头部电解液企业中,新宙邦去年业绩下滑幅度最少。
新宙邦的布局策略剖析
一体化布局:补齐短板,降本增效
新宙邦在去年 11 月宣布,拟以自有资金 3.52 亿元增资江西石磊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下称石磊氟材料),增资完成后,将持 42.8% 的股权。石磊氟材料专注于氟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有六氟磷酸锂、氟化氢、氟化稀土。其中,六氟磷酸锂为电解液的核心原材料,其约占到电解液总成本的 35% - 40%。据新宙邦介绍,其电解液产能近 30 万吨 / 年,需配套六氟磷酸锂约 3.75 万吨 / 年;在建产能约 34 万吨 / 年,需新增配套六氟磷酸锂约 4.25 万吨 / 年,此次增资石磊氟材料,是前瞻性的基于市场需求渗透上游供应链进行新的产能布局。新宙邦在年报中指出,增资石磊氟材料,补齐了对电解液关键原材料六氟磷酸锂的布局短板,完成向上游延伸,实现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保障原材料长期供应和品质稳定。这一举措不仅能够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还能更好地把控产品质量,在价格竞争激烈的电解液市场中,提升自身的成本竞争力与产品差异化优势。
从过往经验来看,成功实现一体化布局的企业,在原材料价格波动时能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例如,当六氟磷酸锂价格因市场供需失衡而大幅波动时,新宙邦凭借自身对该原材料的部分掌控,可确保生产不受太大冲击,稳定供应客户,维持市场份额。不过,一体化布局也并非毫无风险,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意味着面临新的管理挑战、技术磨合问题以及潜在的投资风险,如果石磊氟材料的运营未能达到预期,可能会对新宙邦的资金投入回报产生影响。
全球布局:紧跟海外需求,扩大市场版图
在全球布局方面,新宙邦在年报中指出,随着海外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发展,海外电解液产业链布局充分的企业将更加受益。2024 年,新宙邦海外销售实现收入占公司整体业务总收入 24.78%。截至目前,新宙邦已在波兰、美国布局电解液产能,波兰工厂已投产,美国工厂仍在推进中。本月,新宙邦还宣布设立了韩国新宙邦有限公司和诺莱特科技 (马来西亚) 有限公司。通过在海外直接设厂生产,新宙邦能够更快速地响应海外客户需求,降低运输成本,规避贸易壁垒,提升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波兰工厂的投产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欧洲客户,尤其是在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及时供应产品,抢占市场份额。而美国、韩国和马来西亚等地的布局,则是基于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辐射能力的综合考量,有助于构建全球化的生产与销售网络。但全球布局同样面临诸多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差异巨大,可能导致运营管理难度增加,例如在劳工政策、环保法规等方面需满足当地严格要求,否则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影响企业正常运营。
与其他电解液企业对比分析
技术研发布局
天赐材料在技术研发上同样积极进取,面对市场对锂电池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从 2024 年起重点推广包含 LiFSI 在内的部分新型添加剂在铁锂高能量密度体系和 280 长循环储能体系的应用,以应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在正极材料方面,重点聚焦于二代及三代压实型磷酸铁锂的稳定量产销售,并提前开展长循环型磷酸铁锂、四代压实型磷酸铁锂、新型钠电正极材料等产品开发。在当前市场瞩目的半固态及固态电池领域,天赐材料亦有明确的研发规划,并已有专利布局,其半固态电解质及氧化物与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均在小试到中试阶段。瑞泰新材则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以及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方面皆有相应布局,与国内外多家固态锂离子电池相关企业均有合作,其生产的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 (LiTFSI) 已批量应用于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相比之下,新宙邦在新型电池材料研发方面的公开信息相对较少,在技术研发赛道上,需加快脚步,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以应对未来市场对电池性能和新型电池技术的需求。
产能与市场布局
产能方面,天赐材料现有产能规模庞大且持续扩张。2023 年,其在德国 OEM 工厂顺利投产,并持续推进北美电解液项目,拟通过在摩洛哥设立子公司推动海外一体化产能建设,持续扩大海外产能布局。在韩国,新设立配样室,精准配套 LG,SDI 等韩国客户。新宙邦现有电解液产能 40.5 万吨 / 年,在建及规划产能 83.8 万吨 / 年,海外产能布局虽已取得一定进展,如波兰工厂已投产并签下长单,但在全球产能布局的广度和深度上,与天赐材料相比,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比亚迪凭借自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大实力,其电解液业务更多是服务于内部电池生产需求,同时也凭借汽车业务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在电解液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其在智能化汽车领域的布局,也为未来电池及电解液业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想象空间,这是新宙邦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瑞泰新材在产能布局上相对较为保守,更多精力放在新型电池材料研发和产业合作上,如参与固态电池企业合源锂创的 Pre-A 轮融资,和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与天际股份及 ATL 成立合资企业泰瑞联腾推进产业布局 。
市场正拭目以待,看新宙邦能否凭借一系列布局在电解液市场重新站稳脚跟,重回增长轨道。在竞争激烈的电解液赛道上,新宙邦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优化布局策略,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以应对来自同行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电池关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