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行业供需错位,国风新材 2024 年营收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在薄膜行业的激烈竞争格局中,国风新材的 2024 年财报数据格外引人关注。
3月14日晚间,国风新材(SZ000859,股价5.55元,市值49.73亿元)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23.14亿元,同比增长3.55%;利润总额亏损0.73亿元,同比减少103.66%;归母净利润亏损0.70亿元,同比减少143.49%。
公司官网
细分业务表现分化明显
据公司此前业绩预告对业绩变动的解释,受薄膜行业供需失衡情况影响,公司产品价格及毛利下滑,经营效益较上年有较大下降。
据国风新材年报,公司深度聚焦高分子功能膜材料、光电新材料、聚酰亚胺材料、绿色环保木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五大产业。其中,薄膜材料如BOPP薄膜(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ET薄膜(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等,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电气等领域,主要产品薄膜材料下游客户主要为国内和国际知名公司的包装材料和电子信息用基材制造商。
虽然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总体有所增长,但是细分业务表现分化明显。
从细分业务来看,薄膜材料2024年营业收入为13.62亿元,同比增长1.16%,但该业务毛利率下降,毛利率仅有2.79%。新能源汽车配套材料2024年营业收入为4.09亿元,同比增长39.56%,毛利率下降4.13个百分点至6.89%。新型木塑材料2024年营业收入为1.14亿元,同比增长26.72%,毛利率下降1.18个百分点,但是毛利率在几大业务中最高,为21.4%。但因规模较小,对整体业绩的提升作用有限。
公司1月17日发布的业绩预告对业绩变动作出了解释。受薄膜行业供需失衡情况影响,公司产品价格及毛利下滑,经营效益较上年有较大下降。
事实上,薄膜行业的供需失衡问题已困扰国风新材许久。公司在 2024 年半年报中就曾提及薄膜行业所面临的挑战,近年来,中国普通包装薄膜行业总体处于供大于求的失衡状态,市场竞争激烈,传统包装膜材料产业面临产能过剩与层级不高问题,迫切需要提升自身产业层级。“受宏观经济、上游原材料价格、行业产能及下游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影响,传统包装膜材料产业周期性明显。在公共卫生事件后受行业新增产能集中快速释放因素影响,市场需求低于预期,供需失衡矛盾凸显,行业经历了大幅波动的周期变化。”
此外,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支出 9192.04 万元,无资本化开发项目,研发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业绩产生了影响。尽管研发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在当前行业困境下,未能及时转化为经济效益,进一步加重了公司的负担。
收购资产谋划新材料
薄膜的高端化、绿色环保趋势,让国风新材有了转型升级的新动作。
公司在2024年半年报中指出:“随着薄膜材料在电子、光电、光伏等新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未来薄膜材料发展趋势是向高端化、特殊化、功能化发展。另外随着我国新能源和环保行业的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也将有力地带动薄膜行业往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024年12月,国风新材披露了《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金张科技4626.38万股股份,占金张科技库存股注销后总股本的58.33%。
公开资料显示,金张科技从事新型显示、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领域用功能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主要产品为光学功能膜材料、制程用光学保护膜材料、偏光板离型膜、大规模集成电路功能膜材料等产品。
“随着功能膜材料在新型显示、智能消费电子、互联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物联网等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功能膜材料呈现向高端化、特殊化、功能化发展的趋势,从而催生了大量新兴功能膜材料的应用需求。”国风新材在预案中称。
预案显示,金张科技在2024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净利润6009.26万元,而2022年金张科技营业收入为3.76亿元,实现净利润669.44万元。
不过,相关预案并未披露交易价格。据公司2025年2月14日发布的交易进展公告,本次交易涉及的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相关工作尚未完成。交易能否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以及最终获得批准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