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4小时热线:15810171092
欢迎光临山西碳和新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60万吨光学膜项目点火投产 国产化替代“破圈突围”

时间:2025-02-18 来源:小编 点击:

60万吨光学膜项目点火投产 国产化替代“破圈突围” 2月15日上午8时58分,浙江宇越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光学膜项目正式点火投产。项目的正式启

60万吨光学膜项目点火投产 国产化替代“破圈突围”

       2月15日上午8时58分,浙江宇越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光学膜项目正式点火投产。项目的正式启航,标志着国产光学膜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规模化量产,步入历史全新节点,也为我区实现传统制造向新质生产力转型跃迁注入更大量能。

9e6d11f7e96b78dc96ae4b4e9a568112.jpg

image.png

       据悉,该项目从土地摘牌到动工建设仅用时17天,历时20余个月的施工建设,首批产线今日正式点火投产!

301fe6a11d21a0a5c9920000c36ac0c1.png




项目概况



       宇越新材料此次投产项目于2023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用地970亩,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规划设计2条30万吨光学级聚酯原料合成装置和12条光学薄膜生产线及下游应用产品制造,其生产的光学级功能性膜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折叠屏手机、车载显示、储能电池等领域,待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额超80亿元。


     “我们通过自主研发攻克了光学膜领域一系列‘卡脖子’工艺,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力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宇越新材料”副总经理黄勤表示,项目致力攻克国际行业技术壁垒,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加速实现国产光学膜进口替代,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新动能”。





项目意义


       作为国内快速培育和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材料之一,光学膜是液晶显示、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高端产业的核心材料,长期被美日韩等企业垄断。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光学膜市场规模近千亿元,但国产化率不足三成,这意味着国内大部分光学膜依赖进口,不仅在成本上受制于人,更在产业安全和发展自主性上存在隐患。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成为了国内企业奋起直追的动力源泉。

       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宇越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60 万吨光学膜项目正式点火投产,无疑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项目的投产,对于我国光学膜产业来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从产业自主可控角度来看,宇越新材料的项目投产,是迈向自主可控道路的重要一步。长期依赖进口,使得我国高端产业发展容易受到国际形势变化、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一旦供应受阻,相关产业将面临停滞风险。如今,随着本土大规模光学膜项目的投产,我们在核心材料供应上有了更多保障,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增强产业供应链的韧性。

       在技术创新层面,宇越新材料的进入,有望打破国外企业在技术上的长期封锁。要实现进口替代,技术突破是关键。在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企业必然会加大研发投入,吸引高端技术人才,不断探索创新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这种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将带动整个国内光学膜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产业升级。

       从市场竞争角度分析,该项目的投产将重塑国内光学膜市场格局。以往,国外企业凭借技术和市场优势,在价格上占据主导权。国内企业的加入,将增加市场供给,加剧市场竞争。在竞争压力下,国外企业可能会适当调整价格策略,而国内企业也将在竞争中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最终受益的将是广大下游产业企业和消费者。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光学膜的全面国产化替代并非一蹴而就。虽然浙江宇越新材料有限公司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后续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以满足高端产业日益严苛的需求;如何在国际市场上与老牌企业竞争,拓展海外市场份额等。

       不过,只要国内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协同合作,就一定能够在光学膜产业实现从追赶到超越的华丽转身。浙江宇越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60 万吨光学膜项目的点火投产,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照亮了我国光学膜产业国产化替代的前行道路,也让我们对未来高端产业的自主发展充满信心。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国产光学膜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助力我国高端产业迈向新的高峰。


文章来源:根据网络公开信息由高性能膜材料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