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4小时热线:15810171092
欢迎光临山西碳和新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国内PC光学膜加速突围,国内外布局情况如何?

时间:2025-01-24 来源:小编 点击:

国内PC光学膜加速突围,国内外布局情况如何?一PC薄膜简介 聚碳酸酯光学膜薄膜/片材是一种是以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树脂为基料制得的薄

国内PC光学膜加速突围,国内外布局情况如何?









PC薄膜简介

      聚碳酸酯光学膜薄膜/片材是一种是以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树脂为基料制得的薄膜&片材(以下简称“PC薄膜/片材),属于一种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它具有高透明度、尺寸稳定、良好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易加工成型、绝缘性能佳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新能源电池、汽车部件、消费防护、光学显示等领域。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聚碳酸酯的性质不适合吹膜和双向拉伸,其薄膜加工方式多为压延和流延工艺,尤以压延为主。通过压延时可对薄膜进行抛光、压花等处理,使其表面成为镜面或具有纹理,适应不同用途。


       PC薄膜/片材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生产制造和下游应用领域。PC薄膜/片材的上游原材料是主要是聚碳酸酯(PC)树脂及其它功能助剂等;中游环节是各类PC薄膜/片材的生产制造;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电子电器、汽车部件、新能源电池、光学显示、轨道交通与航空、消费防护产品等。

图表 1PC薄膜/片材产业链示意图

c5957a9e4dab51a2707728905a6d524d.png


      按性能划分,聚碳酸酯薄膜行业可细分为通用级PC薄膜/片材、光学级PC薄膜/片材、阻燃级PC薄膜/片材、 功能级PC薄膜/片材等。








C薄膜竞争格局

      随着电子电器、汽车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PC薄膜/片材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与欧美日国家相比,我国PC薄膜/片材行业起步较晚,但是经过不断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国内PC薄膜/片材生产企业逐步在关键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推动整体行业的国产替代化进程加快。


       如德国Covestro、SABIC、日本帝人及三菱化学等外资企业,随着国内企业的崛起,逐步放弃中低端PC薄膜/片材的生产,目前主要以提供原材料以及少量生产、销售高端PC薄膜/片材为主。而以湖南地博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苏州奥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龙华光电薄膜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开始占据国内PC薄膜/片材主要市场。根据尚普咨询调研整理,2023年我国PC薄膜/片材行业市场前五厂家市场份额约42%,其中湖南地博占比16.2%、苏州奥美占比10.1%、四川龙华占比8.2%,市场呈现出头部集中化格局。


33fb05d8efee7e88ea6bc57ab1913bdc.png









PC薄膜下游应用领域

      PC薄膜/片材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电子电器产品、汽车制造、光学、消费防护等多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拓展,PC薄膜/片材的下游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拓展和深化。

9f095349b565b43551c746bb5d017882.png









光学级PC异军突起

      PC薄膜/片材是一种重要的功能薄膜材料,而功能膜材料行业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产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不断向轻薄化、高清晰度方向发展,对光学级 PC 薄膜 / 片材的需求持续增加。如苹果、华为等品牌的新款产品,为追求更好的显示效果和外观设计,大量使用光学级 PC 薄膜 / 片材作为屏幕保护盖板、触摸面板等部件。

       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趋势使得车内显示屏数量增加,对光学级 PC 薄膜 / 片材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同时,车窗、车灯等部件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光学级 PC 材料,以实现更好的光学性能和安全性能。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光学级 PC 薄膜 / 片材以其良好的透光性、隔热性和抗冲击性,在建筑采光顶、幕墙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高性能材料产业的发展,光学级 PC 薄膜 / 片材作为高性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于政策的推动。例如,中国将功能膜材料行业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产业,为光学级 PC 薄膜 / 片材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光学级 PC 薄膜 / 片材生产企业投资建厂,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如一些地方政府为光学材料生产项目提供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了光学级 PC 薄膜 / 片材产业的快速发展。








光学级PC的优势

       1、高透光率的优势

       光学级PC的透光率可以达到 90% 以上,使视窗能够呈现出极为清晰的视觉效果。无论是在电子产品的显示屏,还是在机械设备的视窗面板上,光学级PC都能让用户清晰地看到内部的信息和操作状态。

       在手机、平板、汽车仪表盘、车窗等,光学级PC材质的屏幕能够提供更加明亮、清晰的图像,也提高了司机行车安全性。此外,在光学仪器、护目镜等领域,光学级PC的高透光率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准确和清晰的视觉体验。

       2、稳定的物理性能

       在视窗应用中,光学级PC稳定的物理性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出色的抗冲击性能使得视窗能够承受各种外力的冲击而不易破裂,并具有优异的抗刮擦性能,可以减少视窗表面的划痕,保持视窗的美观和清晰度。

       3、有良好的耐热耐候性能

       它可以在-40℃至120℃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各项物理指标的稳定性,使其在户外应用中也能保持较好的性能,耐候性好,不易老化变色,这些稳定的物理性能使得光学级PC在视窗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光学级 PC 以其高透明度、优异光学性能、耐冲击性、轻量化和易加工成型等特点,在电子、光学、汽车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C光学薄膜布局企业

      目前,中国光学薄膜市场是日本、韩国的国际厂商占据高端市场份额,如偏光片、高端增亮膜等,其核心基材被掌握在国际厂商中。

       1、东丽

       东丽株式会社成立于1926年,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是世界光学反射膜的主要生产厂商之一。东丽株式会社是世界着名的以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为核心技术的高科技跨国企业。

薄膜业务包括聚酯薄膜 Lumirror®等PPS薄膜Torelina®、聚丙烯薄膜TORAYFAN®、锂离子电池隔离膜SETELA®等各种塑料薄膜,产品被应用于信息通信、电子工学、环境能源等领域。

       2、帝人

       帝人株式会社是日本着名的跨国公司,是世界光学反射膜的主要生产厂商之一,是日本化纤纺织界巨头之一。帝人通过聚合物设计技术、制膜技术和表面处理技术这一整套集成生产体系,为客户提供用途广泛的高性能、高质量聚碳酸酯(PC)片材和薄膜、高密度聚乙烯(PE)多孔膜材料以及通过表面处理具有一定功能性的材料,在工业用过滤材料、环境能源、医疗健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惠和(Keiwa)

       日本惠和株式会社,1948年成立,总部位于日本大坂,是世界光学扩散膜的主要生产厂商之一,扩散膜产品市场份额居世界第一。

       OPCON®具有耐热性、加工性等特点的各种材脂。用于表面保护、光学系统等各种领域的薄膜、薄膜。

       4、智积电(Tsujiden)

       Tsujiden是光学薄膜行业的顶级制造商,在市场上占有很高的份额。Tsujiden还在继续挑战开发许多不同类型的新光学薄膜、功能性薄膜和与电子产品相关的产品。

       5、3M

       3M在我国的光学产品事业部,主要从事薄膜、精密涂层、光学、影像、微复制等核心技术领域进行产品开发和创新,产品包括广泛应用于市场的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背投电视镜头及成像系统、电脑光学防窥片、电脑视保屏、防反射保护片、MicroTouch触摸屏及触摸显示器等。

       6、SKC

       韩国SKC成立于1976年,是韩国率先研发并制造薄膜和化学、材料领域产品的企业。SKC薄膜业务主要生产显示器、移动设备等尖端IT设备和工业用产品。2022年韩国SKC薄膜业务部门已13亿美元出售给韩国私募基金Hahn。

       国内光学薄膜行业的头部企业,有双星新材、激智科技、长阳科技、东材科技等,结合中国光学薄膜行业市场规模及头部企业光学薄膜业务营收情况,初步测算,中国光学薄膜行业头部企业CR5市场份额约15%,目前中国光学薄膜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行业区域集中度一般,截至2024年9月,全国范围内存续及在业的光学薄膜产业相关企业已超过500家,且以中小企业为主导。其中,广东省凭借超过300家的企业数量,在光学薄膜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在上市公司层面,国内有多家企业表现出色,如双星新材、激智科技、东材科技、长阳科技、斯迪克和道明光学等,均在该领域内取得了显著成绩。

       1、道明股份

       据道明官方公众号,其生产的光学PC薄膜产品DM-PC00。DM-PC00 双面抛光的薄膜、片材产品是以低应力工艺在洁净室生产、并由在线瑕疵扫描仪对薄膜表面的缺陷进行检测、分类、定位,是LED/LCD 视窗以及背面印刷应用的理想选择如家用电器的铭牌,视听设备以及汽车仪表盘等。

       2、双星新材

       双星新材是一家专业从事光学薄膜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光学膜片板块产品众多, 包括扩散膜、棱镜膜、微透膜、光学复合膜片(DOP/POP/MOP/DPP/MPLD等)产品,应用于超高清电视、OLED电视、曲面TV、显示器、触摸屏、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导航 仪、车载显示屏等多个市场,通过不同渠道为华为、BOE、海信、小米、创维、TCL、长虹、 康佳、康冠、冠捷等国内外品牌企业供货。公司继续成为三星VD光学膜片全球唯一一家战略 合作供应商,光学膜片对三星出口销售同比快速增长。

       3、激智科技

       激智科技作为国内较早从事光学膜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公司其产品主要包括扩散膜、增亮膜、量子点薄膜、复合膜(DOP、POP)、银反射膜、3D膜、保护膜、手机硬化膜等,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车载显示和光伏等领域。公司供货给三星、LG、TCL、海信、小米、华为、创维、康佳、长虹等国内外企业。

       4、长阳科技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反射膜、背板基膜、光学基膜及其它特种功能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反射膜、背板基膜、光学基膜等多种高性能功能膜,产品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新能源、半导体柔性电路板等领域。

       5、东材科技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新能源材料为基础,重点发展光学膜材料、环保功能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等系列产品。东材科技的光学膜材料应用于消费电子、平板显示、交通等领域。

       综上所述,道明股份、双星新材、激智科技等企业在PC光学薄膜领域均有着深厚的实力和布局。这些企业凭借各自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在PC光学薄膜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发展壮大。

       尽管国内光学薄膜行业在部分产品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如长阳科技的反射膜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但整体来看,外资企业仍占据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国内企业虽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在市场份额和高端产品技术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国产替代的进程有望加速,但这一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PC薄膜未来预测
       随着PC薄膜/片材下游应用市场如电子电器、汽车行业、新能源电池等领域稳健增长,同时包括充电桩、智能电动汽车、家用机器人、VR/AR可穿戴设备、医疗行业、低空经济等下游新的应用领域拓展,预计PC薄膜/片材需求量及产量将进一步增长。尚普咨询预计,未来5年PC薄膜/片材市场将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CAGR为8.7%。预计到2028年,全国PC薄膜/片材产量可达36.3万吨。

图表 6 2019-2028E年我国PC薄膜/片材产量及增速(万吨,%)

387bf402db7f16d5027843dc0732c18f.png








挑战与机遇

     (一)挑战

        1、技术创新压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PC薄膜/片材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持续投入研发,以提升产品的光学性能、机械强度、耐候性等关键指标,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PC薄膜/片材的主要原材料是聚碳酸酯,其价格受石油价格、市场供需等多种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的不稳定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压缩利润空间。同时,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也对企业的生产计划至关重要,一旦供应链出现问题,可能导致生产中断或延误。

        3、竞争加剧:国内外众多企业在PC薄膜/片材领域竞争激烈,国际巨头凭借技术、品牌和资金优势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国内企业也在快速崛起。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等方式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4、环保法规日益严格: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国纷纷出台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PC薄膜/片材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需要得到有效处理,这对企业的环保投入和技术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国际贸易壁垒: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欧美等国家对中国出口的PC薄膜/片材下游应用市场如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产品等贸易保护措施。这导致中国PC薄膜/片材的出口面临一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二)机遇

       1、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新需求:新能源、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PC薄膜/片材带来了新的应用领域和增长点。例如,充电桩需要使用高耐候性的PC薄膜作为材料,智能家居产品中的触控面板等对PC薄膜的光学性能和柔韧性有较高要求。


      2、消费升级推动产品升级: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和功能要求不断提高,促使PC薄膜/片材行业向高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PC薄膜/片材,如抗UV、抗菌、高红外等,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3、“碳中和”政策下的机会:“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推动了各行各业对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PC薄膜/片材作为一种高性能、可回收利用的材料,符合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在汽车行业,使用PC薄膜可以帮助降低车辆的重量,减少燃油消耗,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4、国产替代加速: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产PC薄膜/片材在质量和性能上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具有成本优势和本土化服务优势。在一些应用领域,国产PC薄膜/片材有望逐步替代进口产品,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5、产业升级转型: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PC薄膜/片材行业可以通过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和发展。例如,与原材料供应商合作开发新型聚碳酸酯材料,与下游应用企业合作开展定制化产品开发等。


文章来源:专塑视界、尚普市场调研,高性能树脂及应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