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获悉,江苏虹景新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年高端聚烯烃单体装置及配套设施项目(二阶段)环评报告书进入受理审批阶段。 2024年12月25日,盛虹石化官网发布公告,对江苏虹景新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年高端聚烯烃单体装置及配套设施项目(二阶段)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 项目名称:10万吨/年高端聚烯烃单体装置及配套设施项目(二阶段); 投资总额:投资总额为248472万元;项目一阶段投资总额为201598.42万元,项目二阶段投资总额为46873.58万元,二阶段环保投资为4959.5万元,占项目一阶段总投资额的10.67%。 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新建5万吨/年乙烯齐聚单元。项目分阶段建设,本次建设内容为项目二阶段,评价内容为项目二阶段。 本次拟建设的10万吨/年高端聚烯烃单体装置及配套设施项目(二阶段)采用三环管乙烯齐聚法生产1-辛烯及1-己烯,其中1-辛烯产量完全能够满足10万吨POE主装置需求,部分外销,做到部分国产替代。 第一阶段,新建10万吨/年POE装置,可实现年产10万吨POE、950吨低聚物、700吨燃料油、350吨燃料气; 第二阶段,新建5万吨/年乙烯齐聚单元,可实现年产3.35万吨1-辛烯、1.56万吨1-己烯、0.29万吨混合碳六。
虹景新材料公司正在推进年产10万吨POE的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为16亿元,占地约2亩。该项目将构建一套年产10万吨的POE生产装置,并配备相应的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目前,该项目的桩基及土建工程正在有序施工中。
●2024年12月27日,北京化工研究院天津科学试验基地单中心催化剂中试装置顺利打通全流程,成功产出POE催化剂,标志着天津科学试验基地二期建设首战告捷。 ●2024年12月25日上午9时,从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得到消息,该公司聚烯烃弹性体(POE)系列新产品产量突破万吨大关。 ●2024年12月7日,由浙江智英石化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牵头开发、上海智英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工程设计的荣盛新材料(舟山)有限公司金塘新材料20万吨/年POE项目工艺技术顺利通过浙江省化学品安全协会组织的“国内首次工艺安全可靠性论证会”。 ●2024年11月29日,衢州星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全球首套年产3万吨(一期)超支化聚烯烃弹性体(H-POE)工业化装置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举行工程建设开工仪式。 ●2024年11月23日,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低碳院”)表示,已完成国内首次接近工业生产条件下的煤基POE的连续制备。 ●2024年11月20日,盛虹石化官网发布江苏虹景新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年高端聚烯烃单体装置及配套设施项目(二阶段)第一次公示。 ●2024年11月18日,山东东明石化集团(以下简称“东明石化”)世界首套5000 吨/年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E-POE)项目中交,装置具备试生产条件。 ●2024年11月16日,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化院”)天津科学试验基地多功能溶液聚合中试装置打通全流程,一次性开车成功。 ●2024年11月14日,陶氏公司宣布推出一系列低碳材料解决方案。其中,生物循环材料方面,在ENGAGE™ REN的基础上,陶氏公司推出生物循环的乙烯-醋酸乙烯酯 (EVA)(ELVAX™ EVA REN)和烯烃嵌段共聚物(OBC)( INFUSE™ OBC REN)。 ●2024年11月14日,合肥中科科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科乐”)举行年产200吨高端聚烯烃催化剂项目(一期20吨)中交。 ●2024年11月11日,低碳院顺利完成国内首次煤基聚烯烃弹性体(以下简称POE)的连续制备。制备的膜样品透明度和雾度与石油基1-辛烯为原料合成的产品相当,达到国外光伏料的水平。 ●2024年9月20日,北京中海聚合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庆市高新区签约年产10万吨E-POE材料生产项目。该项目是中科科乐布局的第二个E-POE项目。 ●2024年9月19日,埃克森美孚宣布了其位于美国德州Baytown基地的一项关于聚烯烃弹性体和α-烯烃扩产计划。项目计划投资20亿美元,生产40万吨/年的Vistamaxx™和Exact™系列聚烯烃弹性体产品,以及35万吨/年的线性α-烯烃产品。其中Vistamaxx™是E-POE产品,Exact™是POE产品。 ●2024年9月6日,浙江智英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智英”)千吨级POE中试装置全流程顺利贯通,并于当日产出合格POE产品。今年8月,浙江智英1000吨/年α-烯烃中试装置也已顺利投产,成功产出聚合级1-辛烯。 ●2024年9月5日,陶氏公司宣布,推出其首款面向地板行业的生物循环系列产品——ENGAGE™ REN POE。 ●2024年9月5日,传化化学的H-POE中试装置顺利通过专家鉴定,中试产品在光伏胶膜和增韧改性两大应用领域已通过多家头部企业测试。 ●2024年9月1—4日,贝欧亿科技3万吨/年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及配套项目通过连续运行现场考核。 ●2024年8月31日,贝欧亿10万吨/年高性能POE装置及其配套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建设地点为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经济开发区京博工业园。 ●2024年8月20日,鼎际得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POE高端新材料项目建设目前正按节点计划有序推进。项目将全力保障2025年7月如期中交、2025年10月按期达产。 ●2024年7月31日,联泓新科表示,公司正在建设10万吨/年POE项目,预计于2025年建成投产。 ●2024年7月29日,新疆中新建煤炭产业有限公司15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公示,项目包括5万吨/年POE装置。 ●2024年7月26日,贝欧亿20万吨/年高性能POE及配套项目在海南正式立项。 ●2024年7月19日,浙石化高端新材料项目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开工,浙石化高端新材料项目包括35万吨/年α-烯烃装置、2×20万吨/年POE装置。 ●2024年6月29日,万华化学新材料事业部一期20万吨/年POE项目实现全流程贯通,并于当日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我国首套大规模自主研发的POE工业化装置一次性高质量开车成功。 ●2024年6月,大唐多伦高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备案,项目主要建设210万吨/年甲醇进料DMTP装置,配套建设5万吨/年α-烯烃装置和24万吨/年POE装置。 ●2024年5月28日,贝欧亿10万吨/年高性能聚烯烃弹性体及配套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 ●2024年5月22日,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阶段)进行二次公示。本项目分两阶段建设,一阶段建设内容为2套10万吨/年α-烯烃装置,二阶段3套10万吨/年α-烯烃装置、3套20万吨/年POE装置。 ●2024年4月19日,联泓惠生(江苏)新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年热塑性聚乙烯弹性体项目进行环评公示。 ●2024年4月12日,茂名石化5万吨/年POE工业试验装置项目环评获批。该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计划建设周期36个月,新建1套5万吨/年POE工业试验装置,包括3万吨/年1-辛烯弹性体、2万吨/年1-丁烯弹性体。 ●2024年3月29日,万华化学表示,二期年产40万吨POE项目已在蓬莱基地开工建设,二期项目预计2025年末建成投产,届时,公司POE总产能将达到60万吨/年。 ●2024年3月6日,中石化天津南港乙烯项目10万吨/年POE装置正式开工。 ●2024年3月4日,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有限公司10万吨/年POE装置项目造价咨询一标段成交结果公示。 ●2024年1月合肥市高新区生态环境分局发布“合肥中科科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中科科乐聚烯烃弹性体封装材料总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该项目建设万吨级E-POE示范装置,与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EPCM合同。 ●2024年1月5日,中科科乐投资3亿元建设的万吨级E-POE封装材料总部项目获批。关于召开“2025年α-烯烃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的通知α- 烯烃用途广泛,是石油化工领域极为重要的基础原料,是生产高性能聚烯烃的重要共聚单体,也是生产高端润滑油、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近年来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下和业内专家的不懈努力下α-烯烃技术在不同的工艺路线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α- 烯烃产能也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行业亟需科学布局,创新发展,走高端化,差异化发展路径。为促进α-烯烃行业的创新发展,山西碳和新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拟定于2025年3月13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2025年α-烯烃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将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分享行业发展趋势、最新技术成果、高端产品开发等热点内容。具体通知如下:
支持单位:邀请中
支持媒体:烯烃产业创新与发展研习社(公众号)、高性能树脂及应用(公众号)、电池关键材料(公众号)、高性能膜材料(公众号)
α-烯烃及下游生产企业、技术研究机构;配套关键设备、催化剂、助剂等;政府园区、金融投资机构等
1月26日前:报名缴费2500元/人,三人以上2200元/人1月26日后:报名缴费2800元/人,三人以上2500元/人(注:以上费用包含会议注册费、资料费、会议期间用餐)
a-烯烃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线性a-烯烃生产技术进展、机遇和挑战;
高碳a-烯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
煤基α-烯烃分离及利用成套技术;
合成气制长链α-烯烃技术;
1-丁烯制备新工艺;
二氧化碳加氢制α-烯烃工业成套技术研发;
α-烯烃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α-烯烃制备新工艺;
高碳烯烃氢甲酰化合成高碳醇技术研究与应用;
聚α-烯烃的开发现状及应用;
乙烯与α-烯烃共聚高端聚乙烯产品的开发;
α-烯烃在表面活性剂中的主要应用;
长链混合α-烯烃绿色制备烷基萘基础油关键技术;
α-烯烃高端利用新技术;
α-烯烃生产先进设备助力行业发展;
更多议题邀请中......
文章来源: 高性能树脂及应用、烯烃产业创新与发展研习社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