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申天津南港乙烯项目产业链,3万吨/年甘氨酸项目完成验收!
1月16日,位于南港工业区的天津天诚新材料有限公司丙烯腈副产氢氰酸制3万吨/年甘氨酸项目顺利完成规划验收。
甘氨酸(Glycine),又名氨基乙酸,是天然a-氨基酸中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因为同时存在酸性和碱性的官能团,应用于农药草甘膦、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品等领域,在我国大多数甘氨酸,作为关键原料用于生产除草剂草甘膦,工业级甘氨酸精制后用于食品添加剂等。 甘氨酸生产工艺较多,工业化和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的生产工艺主要有氯乙酸氨解法、氢氰法合成甘氨酸、施特雷克法及生物合成法等。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氯乙酸氨解法技术——醋酸和氯反应生成氯乙酸,氯乙酸和氨在乌洛托品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甘氨酸和氯化铵,在经过降温结晶、加入甲醇分离、过滤、离心、烘干制得合格产品甘氨酸。它工艺简单成熟,适合生产纯度要求较低的工业级产品,但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和多种副产品,污染性高。 氢氰酸-甘氨酸法工艺流程短,收率高,污染相对较少,有对传统的氯乙酸-甘氨酸路线逐步替代。 全球甘氨酸(Glycine)主要厂商有Ajinomoto、Yuki Gosei Kogyo和Resonac,前三大厂商占有全球大约73%的份额。全球产地主要分布在北美、中国、日本、印度和东南亚地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占有接近76%的市场份额。就应用而言,最大的应用是农药,其份额约为50%。 甘氨酸国内总产能60万吨左右,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四川、湖北等地,其中配套下游(草甘膦)产能20万吨。近年来随着食品级甘氨酸需求量增加,工业级甘氨酸深加工到食品级产能逐年增加。 文章来源:天津南港工业区、烯烃产业创新与发展研习社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