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材料重点企业概述
1、宁德时代: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宁德时代公司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形成了全面、完善的生产服务体系。
2、弗迪电池:立足新能源产业,深耕电池领域近三十载,具备100%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电池的能力。产品覆盖动力电池、储能及新型电池、消费类电池及零部件,构建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在电池技术、品质、智能制造、生产效率等方面堪称业界翘楚。公司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新能源、消费类电子及轨道交通等领域,持续全球化布局,不断巩固核心竞争力。
3、ATL:是世界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生产者和创新者,以提供高质量可充电式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封装和系统整合方案为己任,技术、产能、服务均处于全球尖端水平。公司为非上市公司,总部位于香港,下辖子公司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和福建省宁德市。服务对象包括多个知名的智能手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原厂制造商、各类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电动工具制造厂家,以及各种智能家居、虚拟、增强现实和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先锋领导者。
4、亿纬锂能:成立于2001年,于2009年在深圳创业板首批上市,历经23年快速发展,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锂电池平台公司,同时拥有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核心技术和全面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能源互联网领域。亿纬锂能消费电池产品涵盖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及圆柱电池,服务全球一线工业&消费品牌,广泛应用于智能表计、汽车电子、智能安防、电子雾化器、智能穿戴、TWS耳机、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吸尘器等细分领域。动力电池全面解决方案涵盖方形三元电池、方形磷酸铁锂电池、软包三元电池、大圆柱电池、动力及储能电池系统, 广泛应用于电动船舶、工程机械、电力储能、通信储能、家庭储能等市场。
5、华友钴业: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浙江桐乡,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是一家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构建了海外资源、 国际制造、 全球市场的经营格局;打造了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印尼镍产业、非洲资源产业以及循环产业五大事业板块;业务涵盖镍钴锂资源开发、有色金属绿色精炼、锂电材料研发制造、资源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材料全产业链。
6、盐湖股份:是青海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省属大型上市国有企业。公司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钾肥工业生产基地,是国际信用企业、中国钾肥制造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企业形象AAA级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企业、青海省财政支柱企业,也是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内的龙头骨干企业、国家第三批创新型企业。公司注册资本54.33亿元,资产总额226.43亿元,在册员工约640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2人。盐湖股份公司现有10个控股公司,5个分公司,9个全资子公司,6个参股子公司,1 个国家级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1个青海省省级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中心,1个青海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1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盐湖资源开发中试基地。拥有500万吨/年钾肥生产能力,产能位列全球第四位;拥有3万吨/年碳酸锂生产能力,卤水提锂产能位列全国第一。
7、欣旺达:是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军企业。公司构建了3C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系统、智能硬件、创新与生态五大业务。在立足深圳、服务全球的愿景下,目前已在国内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江西、四川、湖北等省份,以及印度、越南、匈牙利、摩洛哥等国家布局多个生产制造基地,在美国、法国、德国、以色列、韩国、日本设立海外营销机构。经过近三十年的磨砺,公司不仅在锂电池领域形成了深厚的技术积淀,工艺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还实现业务“多面开花”,成为3C消费类电池领域的隐形冠军,跻身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居于全国前列。
8、中伟股份:公司始终以研发创新为核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高镍低钴全系列三元前驱体、高电压四氧化三钴、磷酸铁、钠系前驱体、综合循环回收利用、原材料冶炼、材料装备制造为主要研发方向,打造多样化、定制化、快速开发与量产的技术服务能力及产业化应用能力,助推新能源材料行业技术发展。中伟股份已与国内外数十家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公司自主开发的高电压四氧化三钴、高镍NCM、NCA等新能源材料跻身中国、欧美、日韩地区世界500强企业高端供应链,被广泛应用于3C、动力及储能领域。公司核心产品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连续多年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在国内,中伟股份已建立铜仁(上市主体)产业基地、宁乡产业基地、钦州产业基地、开阳产业基地,在海外,公司建有印尼原料基地,并规划建设韩国、芬兰、摩洛哥等海外产业基地,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形成“原矿冶炼-原料精炼-新能源材料制造-终端循环回收”的垂直一体化产业布局,整合全球资源、服务全球客户。
9、天能股份:天能从动力电池生产制造起步,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商,按照国家“双碳”战略,构建“铅锂氢钠”电池技术体系,全面拓展绿色低碳应用场景,聚力培育动力电池、储能系统两大产业生态,全力打造“铅、锂双循环”经济生态圈,由产品制造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转型,由做产业向构建产业生态提升。
10、格林美:公司的主营业务归属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与新能源行业,形成了"城市矿山开采+新能源材料制造"的双轨驱动业务模式。在城市矿山开采领域,公司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废塑料与镍钴锂钨战略资源,主要再制造镍钴锂钨、金银铂钯稀缺资源、超细钴镍钨粉末材料与改性塑料;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制造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与3C数码电池用四氧化三钴材料,是世界新能源供应链的头部企业。公司主导组建了国家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能源金属资源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构建了中国在废物循环、资源再生、材料再制造的系统技术体系与知识产权体系,在全球申请专利3767项,牵头制定/参与国家与行业标准475件,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0项。
11、国轩高科:总部位于安徽合肥,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电池企业和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商。公司主营磷酸铁锂材料及电芯、三元材料及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型电池组,产品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轻型车等新能源汽车领域,为储能客户提供绿色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国轩高科是全产业链电池企业。构建从矿产开采、材料生产、电池制造、产品应用,再到电池回收利用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是全球极少数拥有全产业链制造能力的电池企业之一。
12、邦普循环:聚焦回收、资源与材料三大业务板块。作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邦普循环打造了上下游优势互补的电池全产业链循环体系,成为国际顶级汽车企业合作伙伴。通过独创的定向循环DRT核心技术体系,在全球废旧电池回收领域率先破解了“废料还原”的行业性难题。作为中国的国家标准制定单位,邦普已成为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全流程的技术标杆。
13、璞泰来:公司所服务的锂离⼦电池市场,处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及⾼效储能相关的关键产业环节。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及自动化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对具有快充性能优良等优势的石墨负极进⾏开发,积极推进硅碳、 硬碳等新产品的中试及量产,推进石墨化、炭化新⼯艺的导⼊。巩固⼀体化、规模化的成本优势,以⾼端负极材料产品服务全球动⼒电池头部客户。以隔膜基膜、涂覆及浆料、粘结剂的⼀体化布局优势,突破国际客户市场,依托铝塑膜新业务,服务⾼端消费及动⼒软包电池市场,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布局中国顶尖的锂电整线解决⽅案平台,同时为膜材料事业部的关键环节提供协同性⽀持。
14、中创新航: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致力于成为能源价值创造者,构建全方位能源运营体系,为以动力及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全场景应用市场提供完善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公司已建立江苏、福建、四川、湖北、安徽、广东等多个产业基地,完成全方位国内产业布局,同时已设立欧洲产业基地、泰国产业基地,大力拓展海外产业布局,打造拥有规模化智能制造实力的国际化领先企业。
15、湖南裕能:是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以磷酸铁锂为主,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目前,公司在湖南省湘潭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四川省遂宁市、贵州省福泉市、云南省安宁市设有五个生产基地。
16、贝特瑞:成立于2000年8月,隶属于上市企业——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贝特瑞在新三板挂牌交易,2021年11月于北交所上市,证券代码:835185。贝特瑞是一家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技术领先、产品及产业链布局完善、国际与国内主流客户并重为特色,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新型材料为核心产品,行业地位突出的全球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领导者。
17、先导智能: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汽车产线、氢能智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装备等领域,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先导建设有100万平方米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员工规模近20000人,其中研发人员超过5000人。多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始终保持在10%以上,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超2400项,在新能源装备市场,始终保持市占率第一。
18、科达利:是一家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和汽车结构件研发及制造企业,产品主要分为锂电池精密结构件、汽车结构件两大类,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便携式通讯及电子产品、电动工具、储能电站等众多行业领域。公司坚持定位于高端市场、采取重点领域的大客户战略,凭借先进的技术水平、高品质的生产能力、高效的研发和供应体系、优异的产品品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动力电池高端优质客户,现已与CATL、亿纬锂能、欣旺达、力神等国内领先厂商以及松下、LG、Northvolt、佛吉亚等国外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在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领域已具备突出的研发技术实力,且形成了较大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占据了领先的市场地位。
19、恩捷股份:涵盖“新能源“和“包装”两大业务体系,以及“膜类产品”“包装印刷产品“纸制品包装”三大产品板块,服务于全球大型锂电池生产企业、卷烟生产企业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塑料包装企业、印刷企业等,坚持质量为本和技术创新,产品品质享誉业界。
20、天赐材料: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两大业务板块。天赐材料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销售量自2015年以来全球领先,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市占率由2021年的28.8%提升到2023年的36.4%。天赐材料深耕锂电池电解液业务十余载,基于强大的基础化学能力和工艺积累,紧抓锂电池产业链业务机会,先后通过自主研发布局液体六氟磷酸锂、LiFSI、VC、DTD、二氟磷酸锂等核心电解液原材料及添加剂,形成了以电解液原材料为主的一体化布局战略。沿着一体化布局的战略思路,同时布局了正极与前驱体材料、正负极粘结剂、锂电池用胶类产品及电池材料再生业务,各业务板块间形成了强大的平台研发、循环经济等协同效应,取得了显著的成本控制效果。此外公司的电池材料再生业务目前聚焦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已基本实现磷酸铁锂电池锂、铁、磷、氟、镍、钴、锰的全元素回收。
21、永兴材料:永兴材料致力于打造“新材料+新能源”双主业发展格局,公司专业从事高品质不锈钢棒线材、特种合金材料和锂电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领域。在不锈钢领域,是中国不锈钢棒线材龙头企业,棒线产品市场占有率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位列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浙江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浙江省制造业百强企业、湖州市金象企业。
22、赣锋锂业:作为世界领先的锂生态企业,赣锋锂业业务贯穿上游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及金属锂冶炼、下游锂电池制造及废旧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等价值链的各重要环节,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3C产品、化学品及制药等领域。企业锂矿资源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同时拥有“卤水提锂”、“矿石提锂”和“回收提锂”产业化技术;锂化合物、金属锂产能居全球前列;具备电池制造及回收能力,为电动车、电池、电子设备等厂商提供完整的原材料供应、电池定制、废旧电池循环利用方案。
23、新宙邦:致力于成为全球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材料行业领导者。自成立以来,新宙邦致力于用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材料创造美好未来,主要产品有电池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电容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等,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城市轨道交通、生物医药、数字基建、光伏储能、工业制造等领域。
24、天华新能:天华新能成立于1997年,201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23年成为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企业经过近三十年的专业积累,公司先后在静电及微污染防控、医疗、新能源等领域深入布局已成为一家创新驱动的多元化产业集团,为构筑绿色、纯净的美好未来而全力以赴。
25、瑞浦兰钧:作为中国增长最快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之一,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为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智慧储能提供解决方案,携手客户一起加速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公司在上海、温州、嘉兴设有研发中心,在温州、嘉兴、柳州、佛山、重庆设有生产基地。瑞浦兰钧荣获2023年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第六名,2023年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四名。
26、天齐锂业:公司业务涵盖锂产业链的关键阶段,包括硬岩型锂矿资源的开发、锂精矿加工销售以及锂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公司战略性布局中国、澳大利亚和智利的锂资源,并凭借垂直一体化的全球产业链优势与国际客户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助力电动汽车和储能产业实现锂离子电池技术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7、中矿资源:成立于1999年,是拥有矿产资源全产业链的矿业集团化企业。主要业务有:锂电新能源原料开发与利用业务、稀有轻金属(铯、铷)资源开发与利用业务、固体矿产勘查和矿权开发业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从事锂矿的开采,锂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铯铷矿的开采,铯铷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地质勘查并获取优质锂、铯矿资源,保障原材料自给自足;获得矿权和勘查自有矿权、增加资源量/储量,实现价值转化;开展地质勘查技术服务,为业主提供专业服务。公司业务遍布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4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加拿大、美国、英国、挪威、津巴布韦、刚果(金)、赞比亚等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28、厦钨新能: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能源新材料的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绿色工厂示范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内能源新材料重点企业。公司现拥有9家控股子公司和分公司和1家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拥有海沧、璟鹭、三明、宁德、雅安五大生产基地。
29、杉杉股份:现有业务覆盖锂离子电池材料、锂离子电容、电池PACK、充电桩建设及新能源汽车运营和能源管理服务等新能源业务,以及服装、创投和融资租赁等非新能源业务,其中新能源成为公司主要的业绩来源及未来发展重点。
30、骆驼股份:是一家专注于汽车低压电源解决方案的综合性能源服务商,在聚焦主业的同时,积极开展再生资源循环等业务。在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规划中,公司业务横跨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优势产业(节能环保)和特色产业(服务+现代物流)三大产业。公司在全球建立八大生产智造基地、六大海外办事处,建有“三位一体”的研发中心,打造绿色铅酸电池和新能源锂电池两大循环体系,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物流、电池回收全产业链,积极推动新能源转型升级和国际化战略。
31、珠海冠宇: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珠海,拥有珠海、重庆、浙江三大生产基地,并在印度设立工厂。珠海冠宇是全球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主要供应商之一,长期服务于全球知名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电动工具、无人机等领域客户。在动力电池领域,珠海冠宇经过多年积累已成为多家汽车厂商的合格供应商。目前已进入高端电动摩托车、汽车启动电池、储能等领域,将逐渐步入乘用车BEV和高压储能等领域。同时,公司拥有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涉及电化学、材料学、物理化学、机械及自动化、计算机、电子信息等多个学科领域,对公司发展形成了有力的支撑并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奖项。
32、中国动力: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动力装备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涵盖燃气动力、蒸汽动力、柴油机动力、综合电力、化学动力、热气机动力、核动力(设备)等七类动力业务及机电配套业务。中国动力作为我国船舶动力系统科研生产的核心力量,承担着船舶动力系统的科研、设计、生产、试验、保障等任务;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自主创新,基本实现了动力核心装备的自主可控,建立了国内顶尖的动力装备研制生产体系,在国内船舶动力系统研发设计、集成制造、设备配套、保障服务等领域均居龙头地位。
33、当升科技:是中央企业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运营于一体的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领军企业,是国内首家以锂电材料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被誉为行业技术引领者。当升科技产品主要包括高能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高端数码电池等三大领域。公司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镍钴锰(铝)酸锂、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固态锂电关键材料、钴酸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六大产品系列,综合技术性能处于全球先进水平,产品大批量供应中、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锂电巨头及新能源车企,海外高端动力电池材料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优势。公司秉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理念,加快绿色新技术应用,率先自主设计并建成锂电正极材料行业智慧示范工厂。
34、龙电华鑫:成立于1996年,深耕于电子式智能电能计量产品与用电管理系统等领域的研发和制造。经过近三十年不断地沉淀和积累,已发展成为一家涵盖智能电网、储能和智能装备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所生产的智能电表、采集终端和储能产品远销全世界,尤其智能电表产品广泛服务于国网、南网,欧洲及亚太多个国家和地区。
35、鼎胜新材:是基于新材料技术成立的铝加工行业生产及销售的民营企业,从事各类铝及铝合金板、带、箔材及其深加工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公司利用多年来在铝箔行业建立的研发、技术、人才及销售渠道优势,抓住行业发展机遇优先切入新能源电池箔领域,并迅速发展成为行业翘楚。公司生产的电池箔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基材之一,能有效调整动力锂电池的性能,公司电池箔客户覆盖了CATL、ATL、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国内大型锂电池生产企业。
36、德赛电池:成立于1983年,经过40年的发展,目前已是年销售收入超400亿元的大型电子信息企业集团。产业涉及智能汽车电子、新能源电池、精密部件、LED光电、智能装备等多个领域。德赛集团是中国制造500强企业,合作伙伴和客户中有30多家是世界500强企业。德赛集团技术实力雄厚,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以及新加坡、日本、北京、深圳、南京等地的研发分支机构,建立起了先进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拥有5000多名技术研发人员,在研发投入方面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
37、蜂巢能源: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专注于电芯、模组、电池包及大型储能、单元储能、中型储能、家储、便携等全序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陆续承担了国家 “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国家 “十四五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发改委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部委重点项目。公司科创实力和技术实力获得广泛认可,荣获2023年胡润中国能源民营企业TOP100、2023年工信部“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奖等重磅奖项。此外,在2023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期间,工信部发布了2023年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蜂巢能源成功登顶高居第一。
38、赢合科技:深耕锂电智能装备行业多年,赢合科技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制造能力和服务能力,是目前全球少数能提供锂电池数字化工厂整线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同时,赢合科技建立了全球多中心的本土化服务体系,近百个售后服务网点遍布世界各大客户现场,为设备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客户持续提供最优的智能装备解决方案和最敏捷的本土服务。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美国、俄罗斯等地,与全球多家锂电头部企业、知名车企达成深入合作。
39、容百科技:是由北京容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高科技新能源材料企业,是一家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专业化研发与经营的跨国型集团公司,于2014年9月重组建立,由中韩两支均拥有二十余年锂电正极材料行业成功创业经验的团队共同打造,旗下成员湖北容百锂电材料有限公司、贵州容百锂电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容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容百锂电贸易有限公司、JS株式会社、EMT株式会社六家控股子公司。
40、孚能科技:作为全球动力电池的领军企业之一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领先、绿色的解决方案 。公司核心产品三元软包动力电池性能优异,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充电速度快、温度适应性强等优势,凭借优异的电池性能,孚能科技在2017-2023年连续七年蝉联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国内出货量第一。
41、鹏辉能源:主要生产聚合物锂离子、锂离子、镍氢等二次充电电池;锂铁、锂锰、锂亚、锌空等一次电池。是国内最早从事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品种最齐全的专业电池生产企业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数码3C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轻型动力领域、通信基站后备电源、风光储能及家庭储能等领域。鹏辉能源为客户提供一系列完整的电池解决方案,并实现规模化生产。
42、超威动力:创立于1998年,2010年在香港主板上市,在全球拥有108家子分公司和2万多名员工,综合实力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196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96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64位,中国轻工二百强第8位,连续多年领跑我国电池行业,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制造商、运营商、服务商。成立以来,集团秉持“让全球都用上超威绿色能源”的发展使命,以成为全球前十的新能源伟大企业为发展目标,凭借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领域的领先优势,已搭建起“铅(锂)蓄电池、新型电池、能源存储与管理、循环经济”等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43、南都电源:长期专注于储能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面向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和民用储能领域,提供以锂电为主的产品、系统集成及服务,并已打通从锂电池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到锂资源回收的全产业链,形成了围绕储能业务的一体化布局,构筑了储能全产业生态体系。
44、理士国际:始于1999年,是专门从事LEOCH(理士)牌全系列铅酸蓄电池的研制、开发、制造和销售的国际化新型高科技企业,香港主板上市企业(理士国际00842.HK)。经过多年成长,理士国际已成为中国领先的铅酸蓄电池制造商及最大的铅酸蓄电池出口商。
45、海辰储能:专业从事锂电池核心材料、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致力于以客户为中心,为全球提供安全、高效、清洁、可持续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46、尚太科技:锂离子电池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新能源电池主导技术路线,是新能源电动汽车最核心的零部件,也是风光新能源的重要储能设施。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主要原材料,与正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合称为锂离子电池四大原材料。公司目前主要专注于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因其高倍率、长循环、低膨胀等优势,成为当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市场的主流产品,终端主要应用于数码产品、新能源电动汽车、风光新能源储能等领域。
47、雅化集团:雅化集团现有锂产业和民爆两大主业。雅化锂业是国内最早生产锂盐产品的企业之一,锂盐产能现为7.3万吨,规划产能2025年达17万吨以上。根据海外锂资源开发进度,在美洲、欧洲、非洲等国家投建锂盐生产基地。雅化锂业致力于全产业链上的协同共赢,与振华新材、贝特瑞、厦钨新能、当升科技、长远锂科、容百科技等国内正极材料头部企业以及日本PANASONIC、韩国LGES等知名电池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直供特斯拉、比亚迪,并通过产业链配置到宝马、大众、蔚来、广汽等头部车企。
48、星源材质:以“星源膜创造新生活”为使命专注于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成为了全球锂电池隔膜行业领跑者。2016年,星源材质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奠定了公司产能扩张和国际化发展的基石。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星源材质形成了以深圳总部为中心,以深圳、合肥、常州(两地)、南通、欧洲瑞典、佛山和东盟八大生产基地为依托,深圳(隔膜技术&前沿技术&装备研究)、华东(南通)、日本大阪及欧洲瑞典六大研究中心并存的全球战略布局。产品涵盖锂电池干法、湿法、涂覆隔膜,成为了全球行业产品种类最多、质量最优的锂电池隔膜企业。凭借锂电池隔膜强大的技术优势,星源材质实现了锂电隔膜的国产化,彻底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并开启了我国锂电隔膜的国产化道路,成为国内最早批量出口海外市场的隔膜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及储能电站等领域,并成功在航天航空领域取得应用,为我国产业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49、多氟多:总部位于焦作市中站区,主要从事高性能无机氟化物、锂离子电池材料、半导体照明及光伏材料、纳米金属材料等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坚定不移地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企业标准化发展之路。公司主持或正在主持制、修订冰晶石、氢氟酸等20余项无机氟化物国家标准,主持制、修订多项行业标准,研制了冰晶石、氟化铝等多项国家标准样品。
50、南通瑞翔: 是专业从事新能源材料研发、制造、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4.678亿元,是世界500强企业甘肃金川集团下属控股公司。公司主要产品为三元材料锰酸锂、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及钠电等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三大领域。公司构建了多元化产品矩阵,并在高功率、高电压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制造方面建立了优势。公司产品凭借着高安全性能、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优势深受客户与市场好评,进入了国际主流车企供应链。
文章来源:新材料行业研报、新能源创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