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合成气直接转化制长链α-烯烃百吨级和万吨级试验项目审批公示:
项目名称:合成气直接转化制长链α-烯烃百吨级和万吨级试验项目 建设地点:内蒙古包头九原工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园新型化工及高分子材料产业区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神华一期)厂区
建设单位: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概况:本项目主要建设1套百吨级和1套万吨级合成气直接转化制长链α-烯烃中试装置,从研究铁基催化剂活性相的本质出发,开发出不同于传统费托合成技术路线的低二氧化碳选择性高活性纯相碳化铁催化剂,并研究利用浆态反应器,开发出配套的高效合成长链α-烯烃浆态床反应器和工艺,形成可工业化的低二氧化碳选择性合成气直接制长链α-烯烃成套技术。百吨级中试装置提供合成气制长链α-烯烃中试装置设计基础数据,建成后开展制长链α-烯烃试验和工艺优化工作,作为万吨级合成气制长链α-烯烃试验的基础,即在百吨级验证试验的基础上放大到万吨级规模,为后续规模化生产提供优化数据。 本项目试验装置主要包括膜分离系统、浆态反应器、分离循环系统,配套设置开工油罐、轻油缓冲罐。以神华甲醇中心现有精脱硫后合成气(主要成分为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为原料,通过膜分离装置调节氢碳体积比后送入合成反应器,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含有长链α-烯烃的高碳烃,再通过热高分、热低分等过程,分离含有长链α-烯烃的轻烃和重烃以及合成水、气相产物。轻烃、重烃定期抽取部分样品送至宁夏煤化工集团进行分离检测(该分离及检验工作不在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其余的物料均送至神华一期的废甲醇水罐贮存,油水静置分离后上层油类定期由神华外统一外售;合成水进入神华一期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气相产物送至神华现有燃料气系统管网。项目用水、蒸汽、压缩空气、氮气、试验原料合成气等均由神华厂区现有公辅工程分配供应。百吨级装置运行成功后再运行万吨级装置,两套装置试验期均为1年,间断运行,年最长运行时间均为4000小时。百吨级、万吨级试验结束后所有装置停运,若百吨级装置试验一年不成功,则万吨级试验不再实施。 2022年12月,低碳院联合包头煤化工、宁夏煤业等单位成功申请到“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低二氧化碳选择性合成气直接制长链α-烯烃成套技术”项目。宁夏煤业承担该项目α-烯烃分离技术优化与工程放大课题任务,开发从合成产物中分离得到聚合级C6-C10α-烯烃的技术,实现该技术的万吨级装置工程放大示范。

2024年1月,蒙古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办事大厅发布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合成气直接转化制长链a-烯烃百吨级和万吨级试验装置通过备案批复。
2024年7月,九原区人民政府发布“合成气直接转化制长链α-烯烃百吨级和万吨级试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

2024年10月16日,《自然》(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基于纯相χ-Fe5C2催化剂的高碳效率合成气直接制线性α-烯烃技术》的新型催化技术研究成果,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低碳院)煤间接液化技术研究中心青年科学家王鹏博士为第一作者,并与煤间接液化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门卓武教授、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Emiel Hensen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项成果由低碳院与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通过原创“纯相χ-碳化铁”催化剂,实现煤炭、天然气或生物质转化得到的合成气(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直接转化为高端化学品线性α-烯烃,可大幅提高碳效率、降低二氧化碳生成,填补了国际技术空白,为一步法制备高端线性α-烯烃提供了新途径。研究成果提出“纯相碳化铁催化剂体系”新理论,并将新技术命名为“FTLAO”技术。该项技术的成功研发,对突破技术瓶颈、自主掌握我国高端化学品产业链技术具有重要战略和现实意义,将引领我国线性α-烯烃产业链的高端化跃升。

文章来源:包头市生态环境局、烯烃产业创新与发展研习社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