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多领域需求增长 推动光学膜行业发展
光学膜概况
概念
光学膜是一种由薄的分层介质构成的,是一类具有特定光学特性的薄膜材料,光学膜可在保持基膜材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材料硬度,强化材料的抗刮、防爆功能;同时可改变光波在膜材料中的传递特性,从而赋予膜材料防眩光、低反射等光学性能。光学膜是显示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电视等消费电子领域,并伴随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而发展。
市场发展
光学膜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材料,通过调节光的传输、反射、散射和吸收,实现了在显示、照明、光学设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光学膜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2023年,我国光学膜产量8.98亿平方米,较2022年增长0.04亿平方米;需求量18.96亿平方米,较2022年减少0.14亿平方米;市场规模338.27亿元,较2022年增长11.04亿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光学膜技术不断创新,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独特的价值,行业前景一片光明。
产业链
光学膜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PET基膜、PVA膜、TAC膜、溶剂、胶水、粒子等,上游供应材料的效率、质量和价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光学膜的交货周期、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行业中游为光学膜生产;行业下游应用于液晶面板、光通信、精密光学设备、光伏等领域。随着下游制造的转型升级,工业领域的智能化、高端化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对光学膜产品的质量、性能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光学膜产业链
光学膜行业发展趋势
1、伴随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新型膜材料需求不断涌现
光学膜具有轻薄、透光性好等特点,可满足消费电子对显示面板轻薄化的需求。当前,消费电子产品多采用平板显示器,其显示模组实质上为光源及各类型光学膜材料堆叠而成。
伴随消费电子产品对其便携性、显示范围、显示亮度、清晰度等的更进一步要求,光学膜产品需求由传统PET基膜逐步扩展至其他新型膜材料。例如,伴随可折叠手机品类的崛起,CPI硬化膜的市场需求显著提升;曲面屏手机的发展,催生了TPU材质保护贴、UV后固化保护贴等可弯曲防护材料的市场需求;伴随大尺寸LCD显示器及OLED显示器的普及,偏光片尺寸及光学性能持续提升,需求量同步增加,由此产生对TAC光学功能膜的巨大需求。
2、光学膜领域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光学膜制造技术发源于欧美,美国、日本、韩国企业在光学膜基膜制造及涂布领域积累了巨大的先发优势。光学基膜制造领域,PVA基膜、TAC基膜、CPI基膜市场当前被日本、韩国境内的大型化工制造企业垄断;光学膜涂布领域,美国3M公司、日本日东电工、大日本印刷公司等将胶粘工艺及精密涂布工艺作为其核心生产工艺,拥有全球领先的涂布设备,并在涂液配置、涂布技术等方面进行长期布局,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且在产品性能、工艺水平、生产效率等方面占据领先地位。美国、日本、韩国公司长期垄断光学膜头部市场。
在国内消费电子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内厂商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及生产技术,并对精密涂布等核心工艺进行持续研发投入。国内各厂商最初进口全套日韩光学膜产品,进行简单包装后出售;后可进口日韩基膜产品及光学涂液、涂布设备,自行加工光学膜;现阶段,在PET材料领域,国内部分厂商已可自行设计并定做涂布设备,实现涂液配置及精密涂布全生产流程国产化,逐步完成光学膜产业的国产替代。近年来,在下游消费电子的需求刺激下,国内部分掌握核心生产工艺的光学膜制造厂商已开始布局CPI、TAC等高端材料的涂布加工工艺,向国外厂商长期垄断的头部市场发起挑战。
3、下游市场稳步发展,为光学膜需求提供增长空间
光学膜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显示设备、照明系统、太阳能电池、汽车、医疗设备以及国防等领域。具体来说,它们在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品中起到关键作用,提高图像质量和能源效率。随着消费电子产品、显示设备和照明系统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增加,对光学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特别是在我国,由于液晶显示产品产能的转移以及智能终端消费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频率加快,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光学膜行业竞争格局
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大型化工企业较早布局光学膜产业,具有较为深厚的技术积累,且其境内消费电子行业发达,进一步促进光学膜产业发展。当前,全球范围内,日本日东电工、大日本印刷公司、美国3M公司等大型企业在光学膜市场中拥有较强竞争力。这些企业在产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方面均拥有较强技术实力,产品品类齐全,品牌认可度高,占据了消费电子领域高端市场大部分份额。
我国光学膜产业起步较晚,生产企业较多,但多数以简单涂布加工为主业,规模较小,产品种类较为单一且较为低端,市场竞争较为充分。近年来,在主管部门政策支持及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市场刺激下,以东材科技、乐凯光电、长阳科技、激智科技、新纶新材及惠之星为代表的本土高端光学膜生产企业在生产工艺及技术创新方面逐步实现突破,其产品已在部分细分产品领域取得竞争优势,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行业内主要企业有东材科技、长阳科技、三菱化学、双星新材、激智科技、惠之星、新纶新材、羽玺新材等。
光学膜行业内主要企业
光学膜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2、客户壁垒
光学膜产品作为电子产品显示模组的重要组件,其产品品质将直接影响终端消费电子产品的质量。终端客户对生产商的技术水平、产品性能、产品质量、生产交期等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一般会对生产商设置较长期限的考察期,进行全方位考核。由于考核程序复杂、流程繁琐,生产商通过考核后,入围客户合格供应商名录,并进行规模化生产后,一般不会被轻易更换。光学膜行业内企业往往具有较强客户粘性,对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3、资金规模壁垒
光学膜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首先,光学膜制造商生产前期需要投入大量金额,购置涂布机、烘干机等不同种类的配套设备,同时配套高端检测设备以保障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其次,光学膜生产原材料光学基膜产品由日韩大型化工企业垄断,原材料采购成本较高;再次,光学膜生产商需要顺应消费电子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对产品品类、生产工艺等进行升级改造,以保持产品持续竞争力。此外,光学膜产品交付及回款存在一定周期性,企业日常经营需占用较多流动资金。因此,光学膜生产行业具有较高资金规模壁垒,新进入者需要拥有一定规模的资金储备。
文章来源:普华有策、根据网络信息由高性能膜材料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