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电容膜赛道爆发在即!
电容器产品因材质差异可分为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钽电解电容器和薄膜电容器等,各类电容器因其独特性能而适用于不同场景。薄膜电容器以其卓越的耐高温耐高压性能、出色的可靠性、长寿命及过压自愈能力,在新能源汽车的电驱、OBC、充电桩以及光伏、风电的逆变器、变流器等变频、交直流转换的领域中广泛应用。代表性的企业包括法拉电子、鹰峰电子、江海股份、铜峰电子等。
薄膜电容器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基膜(主要成分为聚丙烯膜PP、聚酯膜PET)、金属箔、外包装树脂、有色金属、引线及引片等。其中,电容膜作为影响薄膜电容器性能的核心材料,其成本约占原材料总成本的70%。
电容膜的质量对于电容器的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直接关系到电容器的容量稳定性、耐压性能、绝缘电阻性能、使用安全性及寿命周期等关键指标。
超薄电容膜潜力论述
电容膜制成后,薄膜电容厂商进行后续加工并销售给下游客户。制造流程包括蒸镀分切、卷绕分装、封盖检测等,每一步都影响产品性能。金属膜蒸镀环节尤其关键,直接影响电容膜厚度与结晶度,从而影响电容的关键参数。电容器厂商追求超薄化电子薄膜,以实现体积减小和成本降低。
因此,超薄化和耐温性是主要技术趋势。超薄电容膜在新能源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通常采用PP原料加工。随着新能源行业增长,超薄电容膜需求激增,出现供不应求。新能源用膜集中在2-4 um,而普通膜为6-8 um。新能源汽车、光伏和风电的增长推动了超薄膜需求。然而,超薄膜对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性要求高,全球设备供应不足,中国厂商面临挑战,国内市场存在供给缺口。
据可靠数据表明,薄膜电容器在电子、家电、电力通讯、电气化铁路以及汽车等多个行业中均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新能源领域更是薄膜电容器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目前,薄膜电容器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主要源于两大领域:一是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二是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的广泛应用。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权威预测,全球电动汽车的渗透率预计将在2025年显著增长至23%,并有望在2040年进一步攀升至67%。作为新能源车电动化的核心元器件,薄膜电容将持续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通常而言,纯电动新能源车在电驱动系统的构建中,均需要一个薄膜电容器作为关键组件。而对于部分高端纯电动车型,由于采用了双电机的设计,因此每台车将需要两个薄膜电容器以满足其性能需求。同时,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在配置上也同样需要两个薄膜电容器以确保其高效运行。
从新能源汽车的实际应用角度来看,薄膜电容器在车载逆变器、车载充电器(OBC)和充电桩等关键部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控系统、DC-DC开关电源等高压电气单元中,薄膜电容器同样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国际市场中,全球混动汽车龙头丰田已从第二代 Prius起,采用了薄膜电容以替代电解电容;特斯拉Model 3亦开始采用薄膜电容器。而在国内市场中,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也在其“秦”、“唐”、“E6”等车型中采用了薄膜电容。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薄膜电容器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电容膜行业趋势展望
未来,我国薄膜电容器行业转型至技术服务与品牌建设,追求高品质发展,并有望通过国内外市场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金塑宝、高性能膜材料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