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4小时热线:15810171092
欢迎光临山西碳和新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简讯 || 国产车膜产业升级、电容器薄膜项目加速推进、超薄固体电解质膜关键技术

时间:2025-03-24 来源:小编 点击:

简讯 || 国产车膜产业升级、电容器薄膜项目加速推进、超薄固体电解质膜关键技术 易车与邦泰跨界联合,TPU 技术助力国产车膜破局腾飞

简讯 || 国产车膜产业升级、电容器薄膜项目加速推进、超薄固体电解质膜关键技术

        易车与邦泰跨界联合,TPU 技术助力国产车膜破局腾飞

       2025 年 3 月 17 日,易车公司与邦泰集团在河北保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聚焦汽车后市场材料革命。双方将围绕新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的研发与产业化深度协同,致力于国产高性价比隐形车衣产品的技术突破与市场覆盖,加速中国汽车后市场关键材料自主化进程。

       隐形车衣核心材料 TPU 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中国虽产能占全球 40%,但高端车衣级 TPU 粒子依赖进口,国产车衣成本高、性能受限。易车旗下 “鲨壳” 与邦泰集团合作,依托邦泰 30 余年研发经验和 15 万吨年产能智慧工厂,联合研发车衣专用 TPU 粒子并建设智能化生产线,首期聚焦 “膜恋” 系列车衣原料升级。

       签约仪式上,双方成立 “车用高分子材料联合实验室”,突破 TPU 耐候性、环保性与产业化应用三大技术瓶颈。耐候性方面,针对中国复杂气候研发抗紫外线、耐高低温配方;环保性上,开发无溶剂、低 VOC 排放工艺;量产稳定性上,通过智能化产线确保材料性能波动率小于 3%,产品良率突破 95%。

       此次合作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链从单一产品替代迈向系统性能力构建。易车的 C 端用户数据与品牌影响力,结合邦泰的材料基因与制造底蕴,以 “数据 + 制造” 融合模式为汽车后市场创新提供新范式。且双方通过联合实验室共享知识产权,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有望激发本土企业协同创新,加速本土化产业生态成型 。

       龙辰科技电容器薄膜项目(二期)加速推进

       3 月 18 日上午,位于黄州区东湖街道长江社区西湖工业园区青砖湖路 289 号的湖北龙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容器薄膜项目(二期)施工现场一片忙碌。银灰色结构外墙喷涂过半,施工人员操作高空作业平台进行收尾工作。该扩建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达 21600 平方米,于 2024 年 8 月 6 日完成基础验收,2025 年 1 月 3 日完成主体结构验收,预计 4 月初全面竣工。


       此项目总投资 7600 万元,利用原有厂区扩建,规划新建一座 2 层拉膜车间及 1 层仓储中心。拉膜车间占地 8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6000 平方米;仓储中心占地 56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5600 平方米,同步完善消防配套设施。建成后,原材料存储与生产空间集约化水平将显著提升,为后续产能释放奠定硬件基础。


       电容器薄膜是电子元器件重要材料,在新能源、智能电网、消费电子等领域应用广泛。BOPP 电容器用薄膜优点众多,随着新能源、5G 通信等领域对高端产品需求激增,龙辰科技亟需通过扩建提升产能。作为深耕该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龙辰科技自 2003 年成立以来,始终追求品质。项目竣工后,企业计划 6 个月内完成北京星和线安装调试,投用后预计每年新增电容器薄膜产能 5700 吨,新建仓库扩容 3500 吨,仓储效率提高 50%,还将增设温湿度和光线控制设备,进一步提升产品供应能力,助力区域主导产业发展。


       韩国ETRI开发出超薄固体电解质膜 用于全固态二次电池


       韩国电子与通信研究所(ETRI)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用于全固态二次电池的关键技术 —— 基于粘合剂材料的分离膜。该材料与固体电解质粉末混合时无需溶剂,受机械剪切易纤维化,能制造出简单快捷、超薄且坚固的固体电解质膜,相关成果发表于《Small》期刊。


       在全固态二次电池研究中,以往使用硬质固体电解质制造的膜为增耐久性而较厚,能量密度损失大。ETRI 团队应用具纤维化行为的粘合剂材料,通过干法工艺制造出厚度仅 18µm、接近现有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分离膜厚度的超薄固体电解质膜,大幅缩小电池体积,制造出高能量密度、高性能电池,相比 1 毫米厚的固体电解质膜,能量密度提高 10 倍。


       全固态二次电池因将离子转移介质改为固态材料,安全性显著提升,备受关注,其关键材料固态电解质膜能传输离子并防止阴阳极直接接触。与传统锂离子电池不同,传统电池电解质膜兼具液体电解质和隔膜功能,液体电解质直接注射制造,而全固态二次电池的固体电解质需单独制膜。干法工艺将粉末状固体电解质与纤维粘合剂机械混合成膜,减少粘合剂含量、避免使用溶剂,制出的膜离子导电性高、更坚固且厚度易控。ETRI 研究人员优化机械剪切工艺,量化聚合物粘合剂分子量与纤维化缠结程度的相关性,通过控制工艺温度和时间,使聚合物粘合剂纤维化程度高达 98%,形成强缠结结构的粘合剂网络。


       ETRI 智能材料研究部门首席研究员 Park Young Sam 和 Shin Dong Ok 均表示,该研究成果意义重大,成功制造出隔膜级厚度的大规模固体电解质膜,有望提升全固态二次电池商业化潜力,解决了超薄固体电解质膜难题。此研究提供了最佳剪切工艺标准,可拓展至复合正极和负极,还能省去污染环境的溶剂。尽管研究专注于固态电解质减薄,但团队计划后续研究提升离子电导率性能、实现电极稳定界面控制,且已制造出应用超薄固体电解质膜的袋式电池并获稳定充放电结果,展现出商业化可能性。


文章来源:慧聪塑料网、网络、由高性能膜材料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