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新材:调研中披露计划今年上半年投产芳纶涂覆隔膜生产线
2025 年 2 月 28 日,泰和新材正式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当日公司在会议室热情接待了弘尚资产、海通证券 2 家机构。董事会秘书董旭海与董事会办公室人员参与其中,围绕公司核心业务与未来规划展开深入交流,诸多关键信息浮出水面。
面对氨纶市场的激烈竞争,泰和新材正积极探寻突破路径。目前,公司内部全力梳理产线,通过设备升级改造,力求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产品创新方面持续发力,导电、抗菌等差异化氨纶产品已纳入研发视野。鉴于降本提质是一项长期工程,公司计划以年度为周期评估成效,今年的首要目标便是扭转现金流亏损的局面。
当前,氨纶市场提价空间有限,需求增速保持在尚可区间。从财务数据来看,氨纶业务净资产约几个亿,年折旧费用维持在两三个亿。为推动变革落地,集团层面加大对氨纶业务板块的支持力度,将成熟的芳纶业务管理经验与运作模式引入其中;核心团队也在同步更替,为业务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芳纶作为泰和新材的明星业务,近年来始终保持强劲发展态势。目前,间位芳纶与对位芳纶产能均达 1.6 万吨,且销量每年稳定增长约 20%,公司计划今年延续这一增长势头。尽管战争对芳纶市场的影响尚不明确,但公司密切关注行业动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
在市场供给端,既有规划项目放弃推进的情况,也有项目稳步执行的案例。受市场供需影响,间位芳纶价格短期内可能面临下行压力,不过公司早已制定应对策略,凭借品牌优势与终端客户的高度认可,即便价格略有波动,也能维持市场份额。
旗下民士达表现亮眼,业绩出色,全球市占率高达 20% 左右。回顾去年,芳纶行业增长主要得益于电网改造、大数据产业兴起以及蜂窝航空领域的发展。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泰和新材与复旦大学携手,共同开发发光纤维与纤维电池项目。其中,发光纤维已成功实现产业化,纤维电池则处于中试阶段,有望在未来大放异彩。
值得一提的是,芳纶涂覆隔膜在半固态电池领域前景广阔,大概率成为标配。公司看准这一趋势,计划今年上半年投产芳纶涂覆隔膜生产线,预计出货量可达几亿平。该技术处于行业前沿,复制难度极大,凭借国内领先的芳纶产能,公司在成本竞争方面信心十足,预计下半年有望收获批量订单。
展望未来两年,泰和新材预计每年投入约十亿资金用于资本开支,重点布局隔膜与芳纶原料项目。芳纶原料项目投产后,受化工行业前期基础投资特性影响,初期降本效果并不显著,预计两三年后成本优势将逐步凸显。自 2023 年以来,二胺市场价值持续下跌,不过这并未对公司业务布局造成重大冲击,加之公司在美国市场销售占比极低,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基本不会产生影响。
在绿色印染领域,尽管市场规模庞大,但目前公司技术仅能应用于棉、麻、丝、毛、皮等天然材质的染色,与成熟的传统染色技术相比,存在一定局限性,公司正努力寻找技术突破点,逐步拓展市场。此外,公司报批的间位芳纶扩产 2 万吨、对位芳纶扩产 3 万吨项目手续已全部办妥,扩产周期将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正常情况下含厂房建设需一年半左右。
目前,芳纶市场需求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公司通过市场切换与新市场开发,尤其是加大出口力度,有望实现新的增长。同时,芳纶纸业务盈利能力突出,由民士达单独披露相关数据。今年芳纶产品均价略有下降,主要受去年价格持续走低影响。
在智能纤维领域,公司研发的发光纤维已成功产业化,可应用于婚纱、夜跑装备等产品,未来设想将其织成布作为屏幕使用;配套的纤维状锂电池处于中试阶段,目前主要探索在衣物领域的应用,其他领域的拓展仍在研究当中。
此次调研清晰展现了泰和新材在各业务板块的发展规划与坚定信心,公司凭借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有望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开辟新的增长曲线,持续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文章来源:根据网络公开信息由高性能膜材料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