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4小时热线:15810171092
欢迎光临山西碳和新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瑞华泰又投钱又买地 用于布局柔性显示用薄膜

时间:2024-12-31 来源:小编 点击:

瑞华泰又投钱又买地 用于布局柔性显示用薄膜 12月3日,瑞华泰审议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司拟竞买深汕合作区地块的议案》,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瑞华泰应用将以

瑞华泰又投钱又买地 用于布局柔性显示用薄膜

1e3b6b044a0c3e7f59255345eb5a1406.png

      12月3日,瑞华泰审议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司拟竞买深汕合作区地块的议案》,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瑞华泰应用将以3,03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竞得深圳一块新的土地,该地块将用于开发和生产用于柔性显示技术的CPI(聚酰亚胺)薄膜。这一举措标志着瑞华泰在高科技材料领域的进一步扩张,旨在加强其在柔性显示技术中的竞争力。 

瑞华泰此次竞购的土地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利于吸引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土地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预计将建设一个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工厂。


       此次竞买土地是瑞华泰集团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公司高层表示,通过这次投资,瑞华泰将进一步巩固其在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为未来的市场拓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这也是公司响应国家产业升级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行动。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瑞华泰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还可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材料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而瑞华泰的介入将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活力。 未来,瑞华泰计划在这块土地上建立研发中心,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和技术。此外,公司还将探索与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模式,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产业链的整体协同发展。 总体来看,瑞华泰此次竞买深圳新地块,不仅是一次资金投入的体现,更是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次投资,瑞华泰将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行业领导地位奠定坚实基础。


‍关于瑞华泰集团

       瑞华泰集团成立于2000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领先的新材料企业之一。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高性能复合材料、特种功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领域。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瑞华泰加大了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特别是在柔性显示领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以满足市场对更轻薄、更耐用显示设备的需求。 

       此前,11月29日,瑞华泰发布公告,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嘉兴瑞华泰拟自筹资金,投建高速通讯柔性基材与轨道交通用功能聚酰亚胺薄膜项目,总投资金额预计6.53亿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功能性聚酰亚胺薄膜材料的进口替代。

      瑞华泰为何又投钱又买地?当前PI膜市场状况如何

     (1)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瑞华泰布局高性能PI膜,灵活调整产品结构。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39亿元,增长14.68%,但主要由于项目投资阶段产能未释放,净利润亏损0.49亿元,同比降幅达534.33%。面对韩国PIAM公司降价带来的热控PI薄膜竞争加剧,公司适时加强电工PI薄膜及电子PI薄膜(含新能源应用)市场开拓。嘉兴1600吨项目、深圳CPI中试线等正在推进,多款CPI薄膜获发明专利,并与华为共获专利。瑞华泰不仅加大研发投资,还购置土地,12月3日购买的土地使用权,未来将重点围绕柔性光电用 PI 及 CPI 材料、集成电路与半导体封装用 PI 材料、低轨卫星耐氧原子 PI 材料、新能源应用功能聚酰亚胺材料等产业化方向布局。

     (2)从政府角度出发,国家及深圳市政府明确支持聚酰亚胺材料发展。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聚酰亚胺材料列为新材料发展重点,深圳市政府关于“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和部署,已明确对聚酰亚胺的支持。小编关注到,12月3日,瑞华泰发布公告,新建PI项目的子公司嘉兴瑞华泰薄膜技术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由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管理委员会拨付的中央预算投资补助款人民币 4,784万元,可见当地政府对于支持功能聚酰亚胺材料的力度之大。

     (3)从市场角度出发,PI薄膜应用领域广泛,市场需求空间不断增加。


      聚酰亚胺(Polyimide,PI)是指分子结构主链中含有酰亚胺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PI具有最高的阻燃等级(UL-94),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耐老化性能、耐辐照性能、低介电损耗,且这些性能在很宽的温度范围(-269℃-400℃)内不会发生显著变化,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有“解决问题的能手”之称,其性能居于高分子材料金字塔的顶端。其应用于柔性显示、航空航天、热控、电子、电工等行业,据统计,2017年中国PI膜行业产量为5806吨,到2023年中国PI膜行业产量增长到11515吨,同比增长15.69%,预计2025年达到2万吨

      国内布局PI膜的其他企业有哪些?

      目前全球PI市场依然是美国、日本占主导地位,杜邦、宇部兴产、钟渊化学、东丽集团等掌握着PI薄膜的核心技术,约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80%左右。国内PI膜领域起步较晚,长期面临“低端竞争激烈,高端依赖进口”的局面。国内布局PI膜的部分主要企业如下:
51ec8731f3730f20caf24fe7a331931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