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4小时热线:15810171092
欢迎光临山西碳和新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重磅!国内首创!聚乳酸PLA两大技术突破!

时间:2024-12-10 来源:小编 点击:

重磅!国内首创!聚乳酸PLA两大技术突破!Part.01经海纬象无石膏工艺 近日,上海经海纬象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在聚乳酸生产工艺上取得重大突破,其无石

重磅!国内首创!聚乳酸PLA两大技术突破!

Part.01

经海纬象无石膏工艺

       近日,上海经海纬象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在聚乳酸生产工艺上取得重大突破,其无石膏工艺生产聚乳酸技术引发行业关注。

      乳酸发酵生产工艺主要有传统钙盐法等。传统钙盐法乳酸发酵技术在聚乳酸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聚乳酸,约副产1.5吨石膏,同时需投入钙盐和硫酸1.5吨以上,还会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离交废水。以10万吨级聚乳酸一体化生产线为例,需附带15万吨级石膏生产线,这使得原料成本大幅提高,环保处理难度剧增。并且,该技术下乳酸纯度品质难以突破瓶颈,严重制约了聚乳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与之相比,经海纬象公司的无石膏工艺展现出显著优势。经海纬象公司通过深入探索合成生物技术,成功培育新一代无石膏乳酸发酵工业菌种,并突破“rPLA化学循环回收”技术瓶颈,实现“聚乳酸不降级”回收再利用,达成近“零碳排”效果。该工艺能降低80%的粮食原料消耗,成本降低50%以上,与石油基塑料成本基本相当,极大提高了产品性价比。目前,此技术正与海外巨头客户共同推进应用场景落地,其“聚乳酸全产业链”生产技术领先国际同类技术,以核心技术突破国外“卡脖子”手段,“非粮生物质利用、新一代菌种、无石膏法乳酸技术、rPLA化学循环回收”等全套生产工艺,填补国内生产空白并推动生物基材料规模化产业应用,实现了“生物质-乳酸-丙交酯-PLA-制品-rPLA回收(至丙交酯)”全产业链覆盖。

技术优势
       经海纬象在原料合成、产业化应用方面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具备以下优势:

       1. 合成端技术优势:经海纬象采用最新一代合成生物技术,自建的十万吨级生物制造产线,覆盖从生物质—乳酸—丙交酯—PLA—制品—rPLA的全产业链过程,实现非粮生物质综合化利用、无石膏法乳酸生产、聚乳酸回收等核心技术突破,确保高纯度乳酸、丙交酯、聚乳酸的产出,同时降低了综合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改性技术优势:通过改性技术和工艺优化,提升材料的力学强度、韧性、耐热性、降解性等各方面性能,成功研发了性能良好的生物基注塑、吹膜、纺丝、发泡应用材料,满足了市场的应用需求和环保可降解的要求。

       3. 回收技术优势:经海纬象突破聚乳酸回收二次聚合(rPLA)技术,通过催化热分解技术,实现聚乳酸制品的回收和二次利用,大幅降低了碳排放和原料成本。

ac2e87d9e0ab8d2ee8796603863af1b5.png

全球无石膏工艺

      在全球范围内,其他企业也在相关领域有所探索。

      如印度的Praj Industries公司,乳酸发酵采用无石膏工艺,运用专有的低pH酵母和细菌平台,产量较高,可生产食品级、工业级、聚合级乳酸,其丙交酯采用新型连续工艺,纯度和产量表现良好。Praj公司成立于1983年,在印度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地位显著,2020年6月与美国合成生物学公司Lygos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发先进乳酸酵母技术,其聚乳酸中试工厂接近完工并原计划2024年4月投入运营。

      为了减轻乳酸发酵过程中调酸带来的污染、降低相应的能耗,普拉克公司已经开发了相应的无石膏发酵工艺。

      而美国嘉吉公司则表示,其目前工艺中只需要使用很少的硫酸。

应用案例

      经海纬象采用最新一代合成生物技术,于江苏省泰兴市启动建设年产十万吨级生物基材料合成产线,标志着公司从生物质到生物基材料应用全产业链实现自主掌握,高品质原料实现全国产业化自主生产。公司计划2025年完成千吨级产能建设并投产,2026年起逐步实现万吨级产线投产,打造以PLA、PHA为主的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

      经海纬象拥有丰富的产业应用经验,成功研发了物理机械性能良好、加工性能好的生物基应用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汽车制造、高端纤维、绿色包装材料等领域。

dd08c99b46dae2b9ae90659505543adb.png

      上海经海纬象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上海,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公司在合成技术的核心环节取得了多项突破,如非粮生物质综合化利用、无石膏法乳酸生产、聚乳酸回收等技术,实现了高品质生物基材料的大规模生产,自建的十万吨级生物制造产线,其研发的以PLA为代表的一系列生物基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快消日化、食品饮料、农业、零售业、纺织纤维、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领域。自2021年完成与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的A轮投资后,还陆续荣获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揭榜挂帅优胜单位等资质荣誉。

87c94c559e561cd8c342e9e3531bd24a.png

Part.02

无锡产业绿色催化体系和聚合工艺技术



      “这就是用玉米、木薯等转化而来的丙交酯,经过催化聚合加工后得到聚乳酸。”在无锡南大绿色环境友好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实验中心,公司质量部长正在对新研究出的聚乳酸树脂性能进行进一步测试。“通过不同的聚合条件控制,生产出来的聚乳酸特性也不一样,有的加热后流动性更强,有的则能被更快分解。”

      一段时间内,聚乳酸生产的核心技术几乎都掌握在国际少数几家巨头手中,在国内发展缓慢。

      面对新材料的核心技术难题,无锡南大材料研究院依托南大张全兴院士团队科研成果,在催化剂技术方面突破了国外控制,并实现了主要生产设备、工艺、控制软件全部国内配套,企业应用的聚乳酸材料绿色催化体系和聚合工艺技术,为国内首创。

      聚乳酸产品根据光学纯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低光纯聚乳酸、中光纯聚乳酸和高光纯聚乳酸。

4c4d2294c1d7e45bf123b80882d6020a.png

       高光纯聚乳酸的性能更优,可以用于强度要求更高、耐热耐候性能更好的产品中,如高质量服用纤维领域等。而低光纯聚乳酸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容易被自然降解,可以在土壤中迅速分解,被广泛应用于一次性环保材料的制造。

       “光学纯度越高,生产的技术难度越大,我们企业生产的高光纯聚乳酸,光学纯度达到了99.8%,产品的性能更优,稳定性更强,降解速度更可控。”实验中心技术人员表示。

即将量产

      “无锡南大绿色环境友好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位于前洲街道循环经济产业园内,是一家由无锡产业集团、南京大学及南京大学院士团队共同建立的产学研项目衍生的企业,专注于环境功能材料与环境友好材料的研发。

       今年9月,企业正式产出符合国家新标准的聚乳酸切片产品,可满产连续运行具备量产条件。

       11月中旬,随着200吨企业定制聚乳酸切片订单成功提交,无锡南大材料研究院成功实现聚乳酸切片的量产。

24ecbe3d50e754cb25992ed44fd0b7eb.png

      “在前期调试阶段,企业已经打通了下游聚乳酸切片生产成可降解塑料膜袋、包装材料、注塑产品等的工艺。这次企业在下游聚乳酸切片纺丝生产工艺全部一次性打通,生产出来的面料可以具备除螨抑菌、棉的亲肤性、丝的光泽度和抗紫外线等功能。热烈欢迎各界客户来我公司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洽谈业务。”无锡南大材料研究院供销部部长吴文霞表示。

       未来,无锡南大材料研究院将持续聚焦聚乳酸高端应用市场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尤其是聚乳酸纤维应用领域。目前,项目规划用地约35亩,首期0.5万吨聚乳酸切片已全面投产,规划产能8万吨,为我国绿色产业发展布局以及实现“3060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图文来源:嘉定环境、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高性能树脂及应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