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尔邦碳酸酯项目开始商业化运行!行业产能急速扩张!

技术详情
21世纪初,旭化成开发了以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生产各种化学产品的工艺技术。该技术已授权给全球化学公司,第一家被授权方于2002年开始使用二氧化碳生产聚碳酸酯。从那时起,旭化成一直在扩大其在二氧化碳基树脂和其他化学品(包括碳酸酯)生产领域的专业知识。
此次授权的技术,其生产原料约50%为CO₂,作为CO₂年消耗和吸收可达数万吨的技术,受到全球关注。

随着近年来全球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和对储能系统(ESS)增加的预测,预计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同时,从应对全球变暖的角度出发,锂离子电池的主要部件也被要求采用碳足迹(CFP)较低的环保型设计。
项目详情
旭化成和斯尔邦于2021年9月签订了年产10.8万吨高纯度EC和高纯度DMC的技术许可协议。双方共同推动生产装置的设计、建设和试车,并于2024年11月按照协议完成了开车验收,同时开始商业运行。该生产装置每年可消耗5.4万吨的CO₂原料。目前已有多家企业获得授权采用该工艺技术,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大规模生产高纯度碳酸盐,每年用作原料的二氧化碳总量约为30万吨,包括聚碳酸酯和碳酸盐的生产。
旭化成此次的碳酸盐类电解液原料生产技术许可和自2004年以来的以CO₂为原料的聚碳酸酯生产技术许可,每年可消耗30万吨CO₂,为CO₂减排做贡献。旭化成今后也将向全球推广有助于大幅削减CO₂排放的技术,从而助力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转型。
当前,作为电解液溶剂主流产品的碳酸酯行业正处于竞争日益激烈、利润逐渐下滑的艰难局面。
产能急速扩张
2024年锂电池溶剂已投产项目汇总表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国内锂电池碳酸酯溶剂新投产产能超过75万吨,同时仍有超过135万吨产能将于下半年投产,产能过剩情况明显。
2024年上半年,国内锂电行业运行萎靡,电解液出货情况减弱,锂电终端成交不畅,上游原料出货受影响而降低。其中,电解液溶剂市场开工率受到需求平平的影响而持续降低,同时近几年行业产能不断扩张情况下,溶剂市场报价持续回落。

未来洗牌加速
目前来看,锂电行业正处于洗牌加速期,相对应的原料电解液溶剂市场供需错配、供应远大于需求的形势下,碳酸酯市场也逐步出清、加速。
文章来源:网络、电池关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