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选,会对化工企业产生哪些影响?
其实从川普的竞选演讲中我们已经大概了解到,如果他竞选成功,一定会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会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60%甚至更高关税。而另外一个与化市相关的政治主张是支持化石燃料产业,取消或修改了环保法规,促进能源生产和就业。
今日早间,随着特朗普获胜的概率增大,国际油价在北京时间11:00开始回落,布伦特原油从75美元桶附近持续回落至当前74美元/桶下方。
进出口方面
特朗普一贯主张通过放松监管、扩大联邦土地和近海区域的油气开采来推动美国的能源生产。他再次当选,预计将大幅放宽环保规定,以支持油气和煤炭行业的发展。而随着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增加,全球市场可能出现供应快过于需求的局面,导致国际油价承压。这种价格下行的压力将使得中国等能源进口大国在采购上受益,因为油价降低将帮助中国减少能源进口成本,为国内企业的运营带来一定的成本优势。然而,这也将对依赖石油出口的国家(如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带来冲击,可能引发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增加全球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
LNG方面
特朗普政府可能会继续推动液化天然气(LNG)的出口,进一步提升美国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地位。近年来,美国的LNG出口量大幅提升,成为欧洲和亚洲的重要供应方。若特朗普放松天然气开采和出口限制,亚洲国家如中国、印度可能会增加从美国进口LNG,以实现能源供应的多样化。这种变化可能削弱中东在亚洲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并提升美国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地位。对中国而言,虽然LNG进口选择更多样化,但也意味着在价格和供应稳定性上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中国的天然气市场竞争将加剧,国内LNG生产和储运行业的压力也会增大。有分析认为,如果美国乙烷产量与出口量增加,有利于乙烷制乙烯产业发展和乙烯的降低成本。
丙烷、LPG、聚碳酸酯等产品进口可能受到较大影响。据悉,征税清单中多数产品对外进口比例较低,仅原油、丙烷、LPG、LNG、聚碳酸酯、六氟磷酸锂、PX、甲醇和氯化钾进口量与表观消费量之比超过10%,其中来自美国的产品在丙烷的进口量中占比38.5%,在LPG的进口量中占比55%,在聚碳酸酯的进口量中占比8%。
煤化工方面
由于美国油气供应增加,全球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可能会下行,这对于中国化工行业来说,进口原材料的成本下降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利润率,使得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然而,价格的下跌也将对中国的煤化工行业带来不利影响。中国的煤化工产业(如煤制烯烃、煤制甲醇)以煤炭为主要原料,原本在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的优势下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在油气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传统油气化工产品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从而削弱中国煤化工产品的竞争力。这种压力将迫使中国煤化工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或转向更环保的工艺。
新能源方面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明显偏向化石能源,而新能源产业方面,由于特朗普的“不待见”,美国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能停滞甚至放弃。油气能源价格若低位运行,替代新能源的成本优势将无法体现,短期内新能源发展将受到冲击。
近几年我国新能源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有所上升,单位成本也大大下降。我国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前提是油气能源价格过高,温室气体排放约束越来越大,此外还有政府产业政策的扶持。但特朗普上台后,新能源发展的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特朗普称将退出“巴黎协定”,也将影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硬约束的力量。
图文来源:网络、高性能树脂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