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24小时热线:15810171092
欢迎光临山西碳和新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泰和新材】芳纶隔膜锂电隔膜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时间:2024-10-31 来源:小编 点击:

【泰和新材】芳纶隔膜锂电隔膜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10月28日,有投资者向泰和新材(002254)提问, 董秘您好:在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柳邵辉

【泰和新材】芳纶隔膜锂电隔膜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10月28日,有投资者向泰和新材(002254)提问, 董秘您好:在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柳邵辉介绍GB38031《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已于5月形成修订征求意见稿。近期,根据行业意见反馈情况进行了完善,预计9月审查,10月报批。其中,动力电池安全强标修订计划进一步提升热扩散安全要求,新增底部撞击测试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请问公司是否关注此事?新安全要求发布后公司研发的芳纶涂覆膜能否快速投入市场?预计带来多大市场规模?同行竞争情况?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非常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由工信部于5月27日发布征求意见,对于动力电池安全要求大幅提升,测试方法也更为严苛,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公司根据征求意见的内容,结合芳纶隔膜在针刺、挤压、快充以及热蔓延方面的优势,对动力电池领域的客户进行了重点推广,取得了较好进展。该标准的颁布,对于推动锂离子电池朝着安全方向的发展意义深远,有利于安全、高性能电池材料的快速应用。目前芳纶隔膜已成为锂电隔膜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公司欢迎相关同行加入芳纶隔膜赛道,众人拾柴火焰高,共同推动芳纶隔膜的批量化市场应用。当然公司对于自己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很有信心。

性能巅峰,量产无忧:芳纶隔膜引领半固态电池新时代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电池技术的创新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固态电池凭借其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成为了下一代电池技术发展的核心方向,半固态电池作为固态电池的前置产品,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商业化潜力。目前,半固态电池的量产和广泛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尤其是在循环性能方面的问题。

      01、半固态电池的技术挑战

     与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半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并将电解液含量降低到10%以下,界面状态从“固-液”界面向“固-固”界面过渡,界面性状的变化影响了锂离子的传输效率。如果半固态电池的界面性能差,会导电池循环性能降低,甚至 “跳水”,直接影响其功能。

      02、芳纶在半固态电池的应用前景

     针对界面传输效率问题,芳纶材料的引入为半固态电池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SAFEBM®芳纶系列产品具备优异的浸润性,保液量比陶瓷隔膜高70%以上。优异的浸润性能够帮助半固态电池改善界面性能,提高锂离子的传输效率,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与此同时,SAFEBM®芳纶系列产品的高耐温特性和高物理强度,也赋予了半固态电池更高的可靠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SAFEBM®芳纶系列产品在半固态电池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助力半固态电池的量产和商业化,为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泰和新材:行业龙头涂覆一体化


       泰和新材是国产化芳纶替代领军者,双重壁垒构筑产业护城河。全球芳纶行业的市场容量超过12万吨,其中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均可在锂电隔膜中使用。据泰和新材公告,目前间位芳纶国产化替代已基本完成,对位芳纶正在进行中。泰和新材是全球三大芳纶生产企业之一,在国内率先实现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产业化,现有产能分别是11000吨和6000吨,产量最大且长期居于国内龙头地位。
3b0dca163b1f13ede4dfa279732d4ef7.png
456a5524122f18bff1b965bddc156867.png


      泰和新材自主研发的芳纶产品具备较高的壁垒:

    (1)技术壁垒:研发周期长、生产工艺要求高、投资金额大;
    (2)市场壁垒:认证周期长、推广周期长、盈利周期长。公司间位/对位芳纶分别于01/08年实现中试,于04/11年完成产业化,于04/17年实现盈利;
    (3)成本壁垒:自身拥有芳纶涂覆隔膜专利无需购买,芳纶价格昂贵,而其本身就是公司产品,因此具有产业链成本优势,此外芳纶溶剂回收成本高、难度大,公司在溶剂回收上具备领先技术。

      总体来说,公司深耕高性能纤维三十五载,率先实现芳纶产业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具备芳纶工业化生产、商业化运营的行业标杆。根据公司2022年年报,公司的对位芳纶销量达到1.4万吨,基本实现满产满销。

e6da4fc767b311112b9def9373bd1c97.png




864b17e71cd25517451429193bb70093.png


8ae6d8b8410230e2c62d081ec8ba825f.jpg

文章来源:根据网络信息由高性能膜材料编辑整理